前言
1. 背景与理念
2018年7月10日至12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18(第十七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智慧体育”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事实上,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国民运动需求与体育消费潜能被不断激发。“智慧体育”这一体育转型升级的最新产物,俨然成为体育发展道路上最热门的课题。
智慧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新形态的出现,必然带来诸多层面的思考与讨论。智慧体育诞生于怎样的背景?其诞生是哪些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什么是智慧体育?其与传统体育有何不同?如何建设智慧体育?智慧体育拥有哪些创新成果?智慧体育为体育事业及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智慧体育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显然,这一系列问题都已成为当今体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乃至普通体育运动参与者最为关注的内容。
什么是智慧体育?本书认为,智慧体育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领域的最新成果,是整合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体育+”资源的系统性工程,通过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运动空间、运动模式、运动生态,全面提升体育服务质量,推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以更迅速、灵活、正确地响应人们更具个性化、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同时,智慧体育不仅是一种理念、构想,更是体育事业变革发展实践进程的具象行动,尤其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融合日趋常态化的今天,建设智慧体育变得更加实际与明晰。
可以看到,智慧体育场馆、智慧体育平台等智慧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正加速推进,智能跑步机、智能球拍、智能手环等一系列智慧运动设备已投入应用。技术变革使体育参与、观赏方式均发生巨大转变,在为用户提供更多样、便捷、高质量的体育参与选择的同时,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多商业机遇。用户意识的觉醒,使用户在更倾向于接纳体育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更加多样,推动智慧体育新产品、新服务的出现。可以看到,体育旅游、体育金融等一系列新概念陆续出现并迅速发展,定制化、专业化的体育决策建议及产品服务供给日趋便利,兼具高质量、广泛性的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发展。智慧体育已然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2. 本书编排
本书遵循新理念探究的一般性逻辑,按照智慧体育理念解析、建设探索、未来展望的基本思路进行编排,汲取当下智慧体育建设发展驱动力量、基础理念、现实需求、实践经验等内容,共分为4篇14章。
1) 第一篇理念解析
本篇包括第1~3章。本篇对智慧体育的诞生背景、影响因素、概念定义、实现路径、建设运营等基础理论进行系统介绍,重点在于尝试搭架智慧体育完整架构,并模拟智慧体育立体化生态系统,探寻智慧体育的建设之路。
2) 第二篇智慧体育应用之运动场所
本篇包括第4~8章。场馆的智慧化是体育智慧化的入口,更是所有赛事及内容生产的重要载体,是智慧体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以及智慧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篇从智慧体育场馆入手,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智慧体育公园、智慧体育小镇、智慧体育综合体、智慧体育平台4大运动场所的智慧化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3) 第三篇智慧体育之实践应用
本篇包括第9~12章。本篇重点选取智慧体育赛事、智慧体育教育、智慧全民健身、“体育+”跨业融合4大重点创新实践,对智慧体育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进行详细介绍,结合实际案例,剖析创新的基本特征及其遵循的逻辑。
4) 第四篇愿景展望
本篇包括第13、14章。本篇结合智慧体育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从困境突破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两方面入手,对智慧体育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篇认为,智慧体育发展之路固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未来可期。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杭州动享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是公司在智慧体育建设分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积淀的产物。本书参考了大量智慧体育、智慧城市领域相关书籍、论文、政策文件和网络信息等,对当前智慧体育的前沿理念和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希望能够使读者对智慧体育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我国智慧体育事业尽绵薄之力。
3. 写作特色
本书融合体育产业经济理论、智慧城市理论等理论成果,对智慧体育概念进行创新性的定义,并搭建基础体系,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智慧体育实践作为案例进行重点剖析,以期全面而细致地呈现智慧体育建设状况,探寻智慧体育发展规律,预测智慧体育未来趋势,并为对智慧体育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
热点聚焦: 契合当下体育产业、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为体育旅游、智慧体育赛事等创新热点添彩。
框架清晰: 全书共分为4篇14章,每篇彼此独立,主题上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对智慧体育发展建设进行系统呈现。
内容新颖: 本书围绕智慧体育这一体育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果展开,结合智慧体育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涵盖最新、最时尚的体育产品、服务及模式,既具有时效性,又具有前瞻性。
立意深刻: 本书通过介绍智慧体育发展背景、架构搭建、实践创新、未来发展等内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智慧体育。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智慧体育必将成为并且已经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4. 致谢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参考并借鉴了部分专家学者在智慧体育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汲取了大量的行业前沿观点,并汲取部分政策文件、研究报告以及网络媒体报道对智慧体育、智慧城市、体育产业、城市大脑等与智慧体育相关联内容的见解; 同时,还汲取了国内外智慧体育建设领域的部分典型案例,用于理论分析与实践展示,使得本书更加完善。此外,本书的筹划、编撰和出版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并特别感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任志武,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桥牌协会秘书长郭玉军,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综合业务部部长张立,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公共服务处处长赵爱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运动会技术管理部副部长程秀栋,天行健全民共享健身网工作组组长王辉,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晓春,贵州省体育局局长吴涛,杭州市教育局局长沈建平,杭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阳作军,沈阳市体育局局长关蓉晖,杭州市体育局法规产业处处长陆穗,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郑芳,杭州市羽毛球协会秘书长李向等各级领导、专家为本书编写提供的指导和帮助!
智慧体育是体育领域的全新理念与实践的成果,概念新颖,涉及的学科和专业领域十分广泛,其理论与建设随着体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完善和更新。本书内容力求紧随时代、精益求精,但仍不可避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