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引言

那是一个微凉的清晨,太阳还没从地平线上升起。

不过,天气将很快转暖,稍后甚至可能会有些炎热。

我站在秘鲁的科尔卡峡谷(Colca Canyon)边,漫无目

的地眺望,不知道该看向哪个方向也不确定能看到什

么。安第斯连绵起伏的山峰耸立在我的周围。

我并非独自一人,汽车和巴士源源不断地把人们从

数千米之外的酒店带到这里来。我们聚集在峡谷边上,

仿佛在进行某种宗教仪式。这里有老人也有小孩,他们

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带着相机熙熙攘攘地聚到一起。

大家压低声音,用许多不同的语言交谈着。

当太阳终于从山峰的另一边露出时,第一缕光线映

红了峡谷的轮廓。一只安第斯神鹫轻松地在我们面前盘

旋而起,乘着上升气流飞到空中。巨大的双翼支撑着它

的身躯,这是世界上所有现存鸟类中最大的双翼。

安第斯神鹫在距离我们很近的地方盘旋着。人群

中传出阵阵惊叹声,相机快门咔嚓作响。它在观众的

注视中突然转向,飞往附近的崖壁,我们的心脏激动

得几乎漏跳了一拍。此时,第三只安第斯神鹫也从我

们下方悄无声息地升起了,沿着第一只神鹫飞过的路

线缓缓盘旋。一只接着一只,有时则是一对,越来越

多的安第斯神鹫从峡谷下方飞出,离我们如此之近,

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它们的翼尖。

我们都被这样的场景所震撼。人们拥挤着、推搡着,

都想抢到最好的观赏位置,孩子们都冲到了前头。这是

一场振奋人心的演出,但观看的人群似乎对鸟类本身没

有太大的兴趣。最终,安第斯神鹫飞过了我们头顶,消

失在远处的山头。这场演出落幕了——明天还会有另一

群游客来到这里目睹这个奇妙的景象。

我之所以要讲述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因为大自然给

我个人带来的强烈震撼,更因为科尔卡峡谷的安第斯神

鹫影响了其他前来观赏的游客。或许,你很难迅速地从

人群中发现“观鸟者”,就连双筒望远镜也几乎看不到,

但这里挤满了老人和小孩,我甚至无法猜测他们一共来

自多少个国家。

安第斯神鹫的翼展有

3米,是目前世界上翅

膀面积最大的鸟类。而

翼展最长的鸟是漂泊信

天翁,从它的一侧翼尖

到另一侧翼尖,几乎长

达4米。

飞羽精灵:鸟类的隐秘世界

IV

鸟类的力量

鸟类,吸引着世界上各个角落、各个社会阶层、各

个年龄段的男人和女人们。我发现,几乎我遇见的每

个人口中都会有一个关于鸟的故事:可能是公园湖中的

天鹅、花园巢箱里的青山雀,或是草坪上的啄木鸟……

英国皇家鸟类学会高达数百万的会员就证明了鸟类在

英国本土的超强魅力。

鸟类的魅力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们飞翔

的能力,这种能力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看作是自由意志

和逃离枷锁的象征。当然,它们的鸣唱、色彩和迁徙

也同样精彩绝伦。从圣经中的和平鸽到纽卡斯尔联足

球俱乐部(Newcastle United F.C.)徽章上的可爱喜鹊,

鸟类的魅力赋予了它们在人类世界的艺术、文化和政

孩子们能够迅速被观鸟的

魔力所吸引,但他们注意

力的持续时间往往是短暂

的。一旦兴趣真正地被激

发,他们吸收知识的深度

和广度都能让许多成年人

相形见绌。

治中的象征地位。

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热爱着鸟类。有些人与

自家花园中的鸟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就像家中饲养

的宠物一样。有些人则是被鸟类的美学元素所吸引,

比如鸣禽在春天展现的优美歌声,或者夜晚雁群飞

过的阵型。对于那些沉迷科学的人来说,鸟类永远

是奇妙的调查和研究对象。而有的人则想寻觅到更

多不同种类的鸟,就像是精神上的“鸟种收藏家”。

对于他们而言,观察鸟类变成了一种个人挑战,有时也

会成为一生无法摆脱的执着。

到了现代,这种兴趣不再局限于科学家或者鸟类专

家中。如今,人们能够很容易地购买到实惠实用的双筒

望远镜,而且光学科技的发展让狂热的爱好者们能够拍

摄出高质量的鸟类照片,甚至衍生出录像和录音的流

派。互联网的兴起促进了鸟类和观鸟信息的爆炸,社交

媒体的出现更是发展出了弹指间就能在线上分享鸟类信

息和图像的社区。现在的观鸟者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来识

最初,彼得·斯考特爵

士(Sir Peter Scott)对

鸟类产生兴趣时还是一

名运动员,但随后他在

绘画作品中呈现了野禽

的美丽。后来,他成为

了20世纪生态保护运

动的领军人物,并启发

了许多人。

飞羽精灵:鸟类的隐秘世界

别一只鸟,发布新鲜出炉的照片,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分

享。这一切,只需要一个轻轻的点击。

鸟类与生活质量

鸟类的魅力席卷全球,它们是大自然出色的代言

者。通过观察鸟类,人们沉浸在乡野山林,更深入地了

解鸟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开始关心它们所依存的自然

环境,以及这些环境的破坏情况。

“矿工的金丝雀”a贴切地隐喻了鸟类预知危险并警

告人类的能力,讲述了鸟类以各种各样难以捉摸的方

式对人类产生有益的影响。尽管多年来有很多人怀疑

过,但现在甚至连政府都承认鸟类有助于提升我们的

生活质量——研究证明,鸟类的鸣唱能使我们情绪高

涨,观察鸟类时的身体运动和脑部刺激都有助于养成

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负责英国皇家鸟类学会少儿组的这些年里,我遇

上过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因为对鸟类的喜爱和对更

多鸟类知识的渴求,他们尽力地学习阅读。另一个值得

注意的现象是,难以融入同龄人的孩子们往往更具有对

鸟类和大自然的共情心,而老师和年轻领队就能够利用

这样的兴趣来引导他们的学习和社交。在这些孩子当中,

有许多人深深地沉迷在鸟类的世界里,并将这样的小兴

趣发展成为一生的爱好。等到他们长大成人,拥有了自

己的孩子,这个爱好很有可能被继承下去。

养老院里,那些走向生命尽头的老人们已经无法再漫

步郊野。在花园中喂鸟给他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飞上窗

台的鸟儿们能为我们人生最后的时光留下感动和美丽。

鸟类与艺术

从埃及象形文字描绘的大量物种,到现在各种野

外手册中羽毛鲜艳的插图,鸟类一直是艺术家们非常

a 金丝雀是英国采矿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下矿井时,矿工

常带着一只金丝雀,用来探测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气体,以

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译者注

鸟类喂食器为我们的花

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

景,带来了色彩和动感。

如果把它们放置在靠近

窗户的地方,各个年龄

段的人都能体会到无穷

的乐趣,特别是孩子和

老人。

热衷的刻画对象。当船长斯考特(Captain Scott)前往

南极时,爱德华·威尔森(Edward Wilson)是这一重

要旅程的随行船医,他在大西洋航行的艰苦环境中积

累了大量的油画和素描;阿奇博尔德·索伯恩(Archibald 

orburn)为他富有的运动赞助商发现了野禽的潜力;

而彼得·斯考特爵士从猎人转变为画家,并最终成为

20世纪生态保护的领头人。

在2007年,英国艺术家马库斯·库提斯(Marcus 

Coates)受到鸟类晨鸣的启发,创作出一部惊世骇俗的

电影——《黎明合唱团》(Dawn Chorus)。在电影中,

他教人们如何模仿鸟类的歌声,包括复制慢放的鸟鸣

录音、拍摄鸟类画面、再重新将摄制好的连续镜头加

快到正常的速度。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对自然

科学和艺术的先驱

爱德华·威尔森是

一个极具天赋的艺术家,

他曾两次参与大西洋的

探险航行,最终与船长

斯考特一同身亡。他运

用自己的绘画天赋记录

下探险中的风景、鸟类

和其他野生动物,特别

是此前从未在冬季大西

洋有过繁殖记录的帝企

鹅。《世上最糟糕的旅程》

(The Worst Journey in 

the World)一书记载了

这段艰辛的航行,这部

经典之作描绘了人类面

对自然时所能表现出的

忍耐力。

飞羽精灵:鸟类的隐秘世界

界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

人们对鸟类的迷恋不仅仅表达在可视化的艺术形

式当中。从贝多芬《田园交响曲》(Pastoral Symphony)

中的杜鹃鸣声到1968年披头士乐队的歌曲《乌鸫》

(Blackbird),长久以来,作曲家和演奏家也一直从鸟

鸣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灵感。在流行音乐中,鸟通常

象征着自由和乐观,例如1977年鲍勃·马利(Bob 

Marley)的单曲《三只小鸟》(Three Little Birds)或妮

莉·费塔朵(Nelly Furtado)在2001年发行的《我就

像一只鸟》(I’m like a bird)。在众多乐队中,海鸽乐队

(e Guillemots)、老鹰乐队(e Eagles)和毛脚燕乐

队(Housemartins)选择用鸟来给自己命名。

文学作品中鸟类也是随处可见。红嘴山鸦、丘鹬

等64种鸟类出现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集里。在当代文学

中,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2010年备受

柳莺的巢(节选)

穿过小洞,一个炉灶般的鸟巢,

狭窄得只能勉强通过两根手指,

难以被人们发现的入口,

对小鸟来说却是如此舒适。

它的羽毛温暖如丝绸披肩,

比缓解劳累酸痛的羽绒座椅更加柔软,

里面塞满了和豆子差不多大小的鸟蛋!

这一枚最精致,布满了尘埃一样的斑点,泛着淡淡的红晕。

~好吧!随它们去吧,好好保护它们;

四周是被恐惧支配的道路,布满荆棘,

它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

~快住手!那是只鸟!

林中樵夫叫着让路人不要靠近树篱——哦,橄榄绿的鸟儿。

好了!我能断定它是只柳莺!

不比鹪鹩大,也很少见。

当我在无路可走的林中漫步时, 

常碰运气发现它的巢;

而直到今天我才梦见,

这里就是它的家。

约翰 ·克莱尔(John 

Clare, 1793—1864)是

英国北安普敦郡的诗人。

人们认为他最擅长在作

品中抒写鸟类。我们能

够从诗句中体会到他对

鸟类细致的观察。他精

准地刻画出种种细节,

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英国

乡村的时代画卷。他的

诗作《柳莺的巢》(The 

Pettichap’s Nest)大概

指的是叽喳柳莺。

赞誉的小说《自由》(Freedom)里有一个很关键的次

要情节,讲述了一场拯救濒危物种蓝林莺的活动。同

样,无数的诗人也从鸟类身上获得灵感,如杰拉德·曼

利·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的作品《茶

隼》(Windhover, 1877)和泰德·休斯(Ted Hughes)的

《鸫》(Thrushes, 1960)。诗人们常用鸟来引出时间和地

点,或者将自然永恒不朽的力量与人类终有一死的命

运联系在一起。在儿童文学中,亚瑟·兰塞姆(Arthur 

Ransome)于1947年出版了经典图书《保卫普通潜鸟》

(Great Northern),书中的故事发生在英国首次发现普通

潜鸟繁殖后,一群孩子从无耻的鸟蛋收集者中救下了

它们;以及J.K.罗琳(J.K. Rowling)的畅销书《哈利·波

特》(Harry Potter, 1997—2007)中为巫师们提供传信服

务的雪鸮海德薇格(Hedwig)和其他猫头鹰。

在电影领域,希区柯克(Hitchcock)的恐怖片《鸟》

(The Birds, 1960)和肯·洛奇(Ken Loach)的《鹰与

男孩》(Kes, 1969)均为经典之作,为我们展现了鸟类

所具的魅力,超越了所有电影流派。动画领域也是如

此,《哔哔鸟》(Roadrunner)、《啄木鸟伍迪》(Woody 

Woodpecker)都是脍炙人口、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动画角

色。2006年华纳兄弟出品了电影《快乐的大脚》(Happy 

Feet),企鹅的故事不仅为观众们带来了欢笑,也向我

们强有力地传递了环境变化的讯息。

丰富的民间历史

英国和西欧有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和儿歌童谣,

它们能够追溯到早期的文化。显然,这个规律不仅局

限于鸟类,但在传说中,曾经有一只知更鸟a用叶子盖

住“森林里的孩子们”。鹪鹩与季节的更替有关,在英

国部分地区有冬季捕猎鹪鹩的习俗。渡鸦则与死亡联

系在一起,自然是因为它们会以战场上遗留的尸体为

食。猫头鹰似乎具有双重身份,有些人认为它们是智

a 知更鸟的通用中文名为欧亚鸲。——译者注

飞羽精灵:鸟类的隐秘世界

慧的象征,也有些人认为它们代表了死亡。

在乡下,人们对于鸟有特别的昵称,由此能窥见人

类对鸟类长久以来的感情。珍妮(Jenny)和凯蒂(Kitty)

都是鹪鹩的俗称,白鹡鸰被称为“洗盘子的波莉”(Polly 

Washdish),青山雀被称为“汤姆山雀”(Tom Tit),北

长尾山雀被称为“瓶中的杰克”(Jack-in-a-bottle)。梅

维丝(Mavis)可以指一首歌也可以指槲鸫,现在它也

被用作女孩的名字。

圣经中记载了许多鸟类的名字。诺亚从他的方舟

上送出一只渡鸦和鸽子。知更鸟的红色胸脯据说来

自基督耶稣王冠上那根血淋淋的刺,圣弗朗西斯(St 

Frances)和圣卡斯伯特(St Cuthbert)都与喂鸟有关。

在其他文化和宗教中,许多鸟都拥有图腾般的地

位。古埃及人将埃及圣鹮看作是月神透特(oth)转

世的肉身。而对于玛雅人和中美洲的阿兹特克印第安

人来说,凤尾绿咬鹃是羽蛇神的象征。到了今天,在

非洲东南部的小国斯威士兰,紫冠蕉鹃的羽毛还作为

神圣王权的象征而被当地的贵族所佩戴。

被作为食物和用于竞技运动的鸟

我曾站在挪威北部的一个悬崖顶上,身旁一位当地

导游告诉游客,这里每年都有一个节日,庆祝海鸟的归

来。某个听众有所触动,我听见他说,“多古怪啊。”是啊,

《圣奥尔本斯之书》(The 

Book of St Albans)出

版于1486年,书中说

到,猛禽适用于区分人

们的社会阶级地位,金

雕代表君主、矛隼代表

国王。随着社会等级的

下降,游隼代表王子、

灰背隼代表贵族夫人、

燕隼代表年轻男子、雀

鹰代表祭司、红隼代表

骑士或者仆从。贵族们

把捕猎来的猛禽安置在

城堡中,还建造了专门

的囚鸟室,并雇佣熟练

的仆人来照料它们。

多古怪。实际上,这是一场关于生存的斗争。海鸟们经

历了长距离的迁徙从海上归来,当然值得庆祝。而当地

人们欢迎这些海鸟,更多的是为了鸟蛋和幼鸟,那曾

是他们夏季食物的补给。在很久以前,鸟类成为人类

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此之后,人们就开始逐渐掌

握鸟类迁徙的规律。

或许在人类学会扔石头和长矛之前,鸟类狩猎就开

始了。在中世纪,随着猎鹰运动的兴起,对于猛禽的狩

猎活动达到了鼎盛时期。这项活动可能始于公元前约

4000年,后来流行于欧洲和中东。在十字军东征后,它

在欧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个人的社会声望与其选

择捕猎的鸟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鸟类的隐秘世界

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但我们都

对野生动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鸟类。然而,许多人

不知道我们周围就上演着真实而精彩的自然戏剧,鸟

类的世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当一个人对大自然的

观察越多,他就会发现得越多,而大自然也会变得愈

加神秘。

我想通过这本书进行一些微不足道的尝试,试着

与大家分享我在与鸟类共处的生活中所了解到的知识

和故事。书中部分内容源自我自己的观察,大部分则

是来自我的同事和朋友,其余的信息引用自我积累的

大量书籍和文献。根据出生到死亡的顺序,这些鸟类

的故事按照章节划分。

只要能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从现在开始努力

观察,提出问题,一切都不算晚。科学家们不断地更

新鸟类世界中新鲜、有趣的知识,本书也分享了许多

关于鸟类行为的新见解。无论我们漫步乡村还是游览

花园,观察到访的野鸟,每一次体验都可以启发我们

进行新的思考。只要肯花时间,停下脚步用心观察,

我们就能不断发现鸟类隐秘生活里的点滴奇迹。

背面照片:

黑琴鸡的炫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