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翻译是国与国之间深化友谊、交流合作、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是一个国家在外交活动及国际交往中表达思想理念、明确政策立场、建构国家形象等的重要媒介。近年来,中国外交在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推进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等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翻译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培养一批熟知我国外交政策与理念、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熟悉各类外交文本语言表述、掌握各类外交文本翻译技巧的高水平外交翻译人才对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从以上外交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多年汉英翻译教学实践经验,基于丰富而典型的外交文本翻译案例,历经多轮论证与反复修改,本教材编写组倾力完成了《外交文本汉英笔译教程》的编写工作。本教材共分七章,围绕七类外交文本展开翻译探究与实践,包括外交讲话翻译、外交署名文章翻译、外交新闻翻译、外交公报翻译、外交宜言翻译、白皮书翻译以及外交条约翻译。所选文本皆源自官方媒体,讲究规范性、准确性、权威性和时效性。每章设计七个板块,包括各类外交文本的概念及其特点、汉英对照举隅、翻译原则与难点、英译技巧、中国关键词加油站、翻译练习,聚焦外交文本英译的核心和重点问题,彰显内容的丰富性,文本的代表性以及练习的多样性,做到翻译讲解融会贯通,知识背景与时俱进,关键表达实用为先。除此之外,本教材特别注重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思政元素系统融入教学内容,突出中西文化及思维比较,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话语的高度认识,深刻理解外交相关概念,从而掌握讲好中国故事、译好中国话语的有效路径,实现国家情怀与国际素养,翻译能力与外交素质的多重提升。本教材可广泛用于翻译方向、翻译专业、MTI等本硕翻译教学之中。
《外交文本汉英笔译教程》的主编皆为翻译方向博士,是所在高校翻译教学或科研领域的骨干力量,从事翻译教学多年,科研项目、学术成果、翻译实践等积累丰富。团队成员通力合作,针对选题多次探讨,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在此对大家的倾力付出深表感谢。与此同时,特别感谢2019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科建设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对本教材的出版提供了重要保障。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整个出版过程的精心指导和严格把关。本教材也是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政治话语翻译研究与国家语言能力建设”(19YJA740021)的阶段性成果,感谢项目组成员的鼎力支持。除此之外,《外交文本汉英笔译教程》的顺利完稿也离不开诸多学生的大力协助,在此特别感谢硕士研究生郭兴莉、周宏玮、方宏哲、陈亚明、周秋伶、郭开来、李铤、黄洪、王歆翰、周莹,在编写过程中协助完成了部分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任务,同时也是本教材的首批读者,为教材质量的完善提供了宝贵反馈。由于编写时间有限,书中仍存不当之处,在此恳请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多多指正。
刘晓晖
2022年6月于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