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与灿烂的中华文明历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

  为了帮助青年学生提高人文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青年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其学习、鉴赏、运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本书编委会结合多年的课程教学和教材编写经验,按大中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要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灿烂的元素钩沉出来,介绍了具有中国典型特色的饮食习俗、佳肴药膳、工匠技艺、节气节日、传统服饰、民居建筑、姓氏谱牒、书画文学、音乐曲艺等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审美观,让学习者能够感受到中华文明古国灿烂文化的魅力,增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本书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立体化读本和教材(本书前一版名为《中国元素》,2015年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具有以下特点:

  一、结构清晰,章节体系安排充分考虑读者认识规律和学习路径。每章都编写了学习要点及目标,配套难易适中的思考讨论题目和综合实践题目,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内容丰富,知识面宽,语言通俗易懂。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在编写过程中自觉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精心设计、选取和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了教材科学性、趣味性、可读性的统一,提高读者学习兴趣。

  三、图文并茂,教学资源丰富。每章均配有多媒体学习资源,主要包含PPT、微课、音乐和视频链接等;每章都精心设计了嵌入式知识拓展内容——“小提示”,帮助读者延展阅读、发散思维,扩大阅读视野,提升阅读的趣味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令人愉悦的立体化阅读和学习空间来品味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四、编写团队结构合理,经验丰富。主编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与研究多年,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建有中国传统文化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团队中有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英语语言文字教学、中式烹饪教学、艺术教育教学等学科一线教师,还有第三产业的专业人士,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趣味性。

  本书由王霞晖、王贺玲担任主编,由王贺玲统稿,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翟玮玮担任主审。第一章由王霞晖编写,第二章由王静、王霞晖编写,第三章由朱玉洁编写,第四章由李旭编写,第五章由肖熙妍编写,第六章由王贺玲编写,第七章由王碧君编写。为本书的教学设计和编写风格提出宝贵意见的还有李媛、拾以超等老师,在这里表示感谢。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参考了许多国内同行论著、研究成果和网上资料,在此对原作者谨致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虽然倾注心力,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请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们进一步提高。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