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通过教师讲解课本的知识及例题、布置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实现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然而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常会遇到对某一知识点的考查方式不清楚、课上讲解的例题已经掌握但是题目稍有变化又一头雾水等情况; 另外,大学物理课程覆盖面广,知识点多,在面临期末考试、补考、物理竞赛等需要将课程快速复习掌握的情形时,学生面对海量知识经常感觉无从下手。
针对种种问题,编者结合日常答疑、期中和期末考试以及大学物理竞赛等实践经验编写了此书。本书主要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与波、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量子物理基础7部分内容,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5个层次:
(1) 每部分开始是该部分内容的思维导图,方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整体把握。
(2) 每部分按照知识点编排。按照《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8年版)对知识点进行分类,该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A、B两类,其中A类为核心内容,B类为扩展内容(本书选取了B类部分内容,并以星号标识)。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可有针对性地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3) 各知识点下是涉及的内容及公式,方便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内容进行简单回忆。
(4) 根据知识点的不同分为1~4个考点,以及对每个考点的简单说明。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复习掌握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5) 每个考点都给出例题及练习。例题是针对该考点的典型题目,练习是对例题作了些许变化,例如模型不同、拓展到实际应用等,实现对考点的举一反三、灵活掌握。
本书不是针对某本教材的参考书,而是对目前市面上的理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基本都适用。可作为高校学生学习大学物理课程、准备考试和参加大学物理竞赛的辅导用书,也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感谢本书编写过程中国防科技大学物理系领导们的热情支持与帮助,感谢李春燕、张晚云、彭刚老师以及大学物理课程组所有同仁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本书的编写参考了若干现有教材,编者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与教益,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周兆妍
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