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其中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加快。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城镇化率为17.98%,而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60%,预计2050年可达75%,这与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协调。与发达国家一样,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正在我国各大中城市中出现,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地下铁

路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共有4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44条,运营总里程为7969.7km; 同时,轨道交通建设正在实施的城市61个,在建轨道交通线路总长为7085.5km,而且有6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获批。一段时间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十分庞大,以济南为例,2020年10月,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获批,总规模159.6km。众所周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基本分布于主城区,在交通主干路和市政管网下方,工程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复杂,临近大量市政管线、道路、铁路、桥梁、建筑物等,风险极高,社会关注度大。因此,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必须在已有施工安全管理基础上,结合信息化等先进科技手段,建立健全工程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自成立后就组织开展了保泉工作、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安全管控信息化系统研究与应用等科研项目,结合国家、山东省、济南市下发的关于“双体系”建设的要求和济南特殊的保泉要求,采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健全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作法。

本书分为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理论及现状、泉水地理与轨道交通、泉域安全风险管理总论、安全风险控制技术、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安全风险管控案例七章。其中,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理论及现状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国内外背景、相关理论知识和轨道交通风险工程特点、研究现状; 泉水地理与轨道交通介绍了泉水的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环境、济南轨道交通复杂多变的地质、济南建设轨道交通面临的挑战; 泉域安全风险管理总论规定了工程建设各阶段、各单位的安全风险管理目标、内容及程序; 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由8个技术指南构成,从技术控制上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指导; 安全风险管理包括10个管理办法,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信息化系统建设介绍了四维地质信息平台、安全管控中心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等系统以及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发挥了互联网、即时通信等在安全风险管控方面的作用; 安全风险管控案例介绍了2个土建工程安全风险管控案例。

本书由弭彬、王建涛著,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各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由于作者的水平和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

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作者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