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百年树人,始于幼学”,3~6岁是个体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是个体心灵塑造的最佳期。这一时期启蒙的教育内容决定了人生品质,因此选择品质高雅的与幼儿心灵相通的经典文学,塑造幼儿美的心灵,是一劳永逸的素质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作为一名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学习幼儿文学的鉴赏、创编与讲演对于了解幼儿心理,进行智育、德育、美育都有一定的帮助,使幼儿在阅读、欣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从而亲近幼儿、走进幼儿。
本书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政策文件要求,按照“理实一体化”“做中学、做中教”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编写而成。在编写上以基础知识为指导,能力训练为目的,瞄准“幼儿文学鉴赏、创编、讲演职业能力”的培养,尝试打破传统幼儿文学教材模式,根据幼儿园常用的文学作品类型精简内容为7个项目:幼儿文学的基本认识、儿歌鉴赏与实践、幼儿诗鉴赏与实践、幼儿童话鉴赏与实践、幼儿生活故事鉴赏与实践、幼儿绘本鉴赏与实践、幼儿戏剧鉴赏与实践。
本书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
(1)融入素养,立德树人。从课程特点、专业标准和职业要求出发,确立了文学修养、职业素养和美好品质三个维度的育人目标。将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教育情怀,培育良好师德以及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等美好品质融入教学项目。坚持育人导向,推动幼儿文学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展。如在儿歌鉴赏与实践项目,以案例、拓展资源的形式引入中国传统儿歌集,使学生在儿歌鉴赏中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在儿歌创作中培养创作才能,在儿歌教学中培育良好师德。
(2)课岗融通,任务导向。本书内容的遴选与编排以幼儿园教师工作任务为导向。每个项目引入幼儿园教师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培养目标,制订情境导入、思考答疑、
幼儿文学阅读鉴赏实践
II
实践演练、考核评价、课后提升等,主动与幼儿园职业资格标准接轨,引导学生开展
有目的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校企合作,双元开发。本书编写团队多元化,既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骨干教
师,也有小学、幼儿园等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和职业精神,确保本书内容的典型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4)教材结构,活页设计。一方面,与普通装订不同,本书具有可拆解和可自由
组合的特性,内页可以随着任务内容及时抽出或者加入新的教学内容,以达到最佳编
写质量。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内容和组织逻辑上的灵活。每一项目开头设有项目概述
和学习目标,通过课前自学、自学自测让学习者自觉掌握项目基本知识,课中实训发
布系列任务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课后提升、考核评价、拓展资源可以巩固学习效果。
本书由张潺、刘芳、田丽红担任主编,于星、田娣、李仙担任副主编,张潺负责
本书的修改和统稿工作。本书各项目编写分工如下:项目一、项目二由济南职业学院
张潺编写,项目三由济南职业学院刘芳、李仙编写,项目四、项目五由济南职业学院
田丽红、李仙编写,项目七由东营经济开发区东凯第二小学于星编写,项目六由济南
市槐荫实验幼儿园田娣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诸多国内外相关专著、教材和论文,在此向相关作者
表示感谢!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
感谢!
编 者
2023 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