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物理基础相对薄弱,物理学习兴趣相对淡薄,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导致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比较差。

本书结合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根据课程具体的教学大纲,针对性地设计了结构化的辅助学习体系,致力于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本书在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务处及核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系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由大学物理课程核心团队组织编写。其中,李常杰组织和推进具体的编写和出版过程,郦文忠对全书的编写进行指导和审核; 张与馨负责全书的统稿和审定。具体分工为: 力学模块由赵丹编写,包括第1章质点运动学,第2章质点动力学,第3章刚体力学基础,力学模块测验题; 电磁学模块由桂兵仪编写,包括第4章静电场,第5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第6章稳恒磁场,第7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电磁学模块测试题; 振动、波动和光学模块由董欢编写,包括第8章振动,第9章波动,第10章光学,振动、波动和光学模块测验题; 热学模块由张小娟编写,包括第11章气体动理论,第12章热力学基础,热学模块测验题; 近代物理模块由张与馨编写,包括第13章狭义相对论,第14章量子力学基础,近代物理模块测验题。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诸多大学物理相关教材,受益匪浅,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遗漏或者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期不断完善。

编者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