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序 言

我们对正义有什么感觉?

正义感是人们对正义的一种感觉。

那我们现在对正义有什么感觉呢?

我们心中的正义在现实中能够实现吗?对于现实中呈现出

来的所谓的正义,我们认可吗?

从这个意义来说,正义感不仅仅是一种感觉,它也是一种

非常具体的客观存在,它可以具化为一些有关的社会制度、法

律体系、司法程序和伦理观念。这些因素,可以组合为生产正

义的产业链。

从这个意义上讲,正义是一个产品。

它是通过社会规则体系而产生的一个个确定、具体的关于

社会关系的结论,包括罪与非罪、罪刑轻重、有权无权、权利归属、

平等待遇、程序安排,等等。

这些结论关乎每一个人的名誉清白、生命自由、财富归属,

正义感

II

没有人会不在意。人们的这份在意就是对正义的一种感觉—

人们渴望被公正地对待。

这些结论有时候和我们是利益攸关的,有的时候根本与我

们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我们还是气不过,甚至想要打抱不平。

因为它涉及我们的是非观,我们就是对这种不公正看不过去,

我们会有一种代入感。别人的不平,我们会将其假设为自己的

不平,进而心绪难平。这是因为人类结合成一个社会,是有一

些基本的观念来维系的。

正义就是最基本的观念。

干得多的就会多分,干得少的就要少分,这样才能鼓励人

多干活。每个人多干活,这个社会才能富裕,反之,这个社会

就会贫穷和衰落。

打人的人要受罚,偷东西的人也要受罚,这里有一个基本

的规则,这样才能避免弱肉强食,才能建立基本的秩序,才能

避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自力救济。能够代替自力救济的,

只有公力救济,而且必须是正义的公力救济。

如果不是打人的人受罚,而是被打的人受诬陷受罚;被偷

的人被当作盗窃犯,而偷东西的人却成了“猴王”……先不要

说这些受委屈的人感受如何,即使是旁观的人,他们会怎么想?

旁观者看到别人受冤枉,看到贪赃枉法的人可以继续嚣张,

他们会怎么想?他们还会相信正义吗?受到扭曲的正义观会导

致他们怎样的行为?

序 言

III

他们不会再相信法律这些明规则,而是选择相信厚黑学的

潜规则。如果这样,那法律规定得再完善又有什么用呢?

就像很多法律人,其实他们骨子里还是迷信“关系”的,

越到了关键时刻越是不相信法治,只相信人情。人情与法治的

最大区别是前者是不透明的、不确定的、不公正的,它依附于

情感上的亲疏远近,以利益决定取舍。它并不问公平正义,也

没有公开透明,不讲程序正义,让人无法把握,无法公平竞争。

法治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塑造了公平竞争的社会机制,让

所有人在一个规则体系下、一个程序框架下,依据实力进行打

拼。如果你想插队,按照规则是不可能的,即使你可以通过“找

人”打破这个规则,但你的打破一定是以别人的利益受损为代

价的。如果对你的行为不加以阻止,那就会有更多人来效仿。

这就是一种“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首先动摇的就是正义感。那些公正的案例会

强化人们的正义感,就像昆山反杀案,让很多人在受到侵害时

敢于还手了。

那如果更多身边的案件还是唯结果论呢,还是机械执法呢?

它们会让你怎么想?

昆山反杀案只是个例,很大程度上是舆情影响的结果,

没有舆情还是很有可能回归常态—身边的故事才是最真切的

现实。

此时你对正义作何感想?别幼稚了……不仅是身边的“其

正义感

他人”,如果这些事就落在你家人身上,甚至就是你自己的身

上呢?

比如,你办了一起案件,追诉一个漏罪,一审判决认可,

二审给否定了,也就是这个追诉的事实被抹掉了。这还不是无

罪,只是被抹掉了一起追诉过来的事实或者罪名。

这个时候就要定你有公诉责任,对你反复复查,反复约你

谈话,甚至想让你退额。

你作何感想?

你的正义感会不会崩塌?

如果你的正义感受到冲击,甚至崩塌,你对社会规则的看

法是不是就改变了?你的行为是不是也就随之改变了?

你变得不再“天真”,不再相信理想。你认为纯粹的正义

简直就是童话故事。

你相信成人世界只有利益,没有正义。

当你不再相信正义,你还追求什么正义?你追求的只有利

益,你会以为只有利益才是可靠的,有了利益就有了正义。

这种正义感根本就没有正义可言。因此,正义感也是一种

风气。

敢不敢于见义勇为,敢不敢于救死扶伤,这不仅是道德观

念,更体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安排:是不是保护好人的制度

安排,是不是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制度安排。

当然,司法是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

序 言

因此,我曾多次将司法比喻为社会的元规则,也就是最基

本的规则,司法的走向直接决定了社会的基本道德观念。

而司法官的观念又决定了司法的基本走向。决定司法官最

核心的观念的,就是他们的正义感。也就是司法官自己还相不

相信正义,相不相信正义可以实现。

正义可以不受领导干涉,正义可以不受无端猜疑,即使不

会钻营也可以掌握正义的实现权;只要没有故意犯罪或者重大

过失,司法行为就不受指摘。即使受到指摘也有如诉讼程序一

样的申辩程序作为保障。

司法官能够拥有屏蔽负面影响和干扰的制度保障,能够拥

有最为公开透明的遴选晋升通道,从而能够保障心思善良、执

法公正的人手握正义的权柄,让他们永远能够保持赤子之心。

以赤子之心行正义之事,司法官才能找到正义的感觉。

只有司法官找到正义的感觉,社会才会有正义的希望。

相反,如果让司法官失去了对正义的希望,我们也就不会

有任何希望可言。

 2021年岁末

 于西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