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伴随人口流动的不断加速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狂飙突进而来的,是汇聚大量人口的基层社会成为各种潜在风险的集聚地,基层治理面临重重挑战。
与此并行的是我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动向,以及近年来国际政治学研究领域对多元治理理念的广泛关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党和政府的领导为核心,以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媒体机构、企业单位等为参与主体的治理形态成为我国当前基层治理的发展方向。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有两个趋势特别值得关注。一方面,在基层治理的宏大命题中,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在发挥着更为基础和关键的作用,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对于我国基层治理的意义更加凸显; 而另一方面,随着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
的深入推进和媒介化社会的逐渐形成,媒介的应用和普及远胜从前,海量信息填充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媒介逻辑对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日益加大。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这两种趋势分别指向两种基层治理的方案,即前者倡导以人为方法,通过推动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推动对基层的有序治理; 而后者则关注媒介化方法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发挥。本书是针对后者展开的研究,即试图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化方法参与基层治理的现状、动因,以及前景进行探索,分析在基层治理这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下,媒介化方法已经获得了哪些应用,这些应用体现出其在基层治理领域具有哪些功能和潜力,以及这些功能和潜力在未来的实践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发展。
在这一研究目标的指引下,本书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基于扎根理论的反复比较法对中国和加拿大三种媒介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发现媒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可发挥舆论引导、公共服务、风险防控,以及社会整合等功能。随后,分析和探讨了基层媒介之所以能发挥这些影响的学理逻辑。在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探讨了媒介化基层治理方法的实践路径,提出应该建构基于一体化的差别化基层治理框架,以城乡一体化为宗旨和远景目标去构建城乡有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和城市社区报
(community newspaper)
在城乡基层治理中的动能,借助媒介化方法培塑生动而可控的基层舆论空间,促进公共服务落地,防范控制社会风险,并促进基层社会整合。最后,从县级媒体融合功能取向探索、社区报融媒体建设时机选择和功能定位,以及基层媒体的评价和监管方式革新等方面提出了制订基层治理媒介化方案的具体建议。
本书的创新性在于以媒介化方法为切入点思考基层社会治理的可能取向和实践路径。此前,虽然也有一些研究成果从传播学视角对基层社会治理进行了思考,但是,这些研究通常聚焦于具体的媒体实践,
从技术发展、媒介环境和文化变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以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渐趋广泛的媒介化方法应用为切入点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路径探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另外,本书重新发现了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基层治理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并由此拓展了对城乡基层社会的思考维度,提出了以差别化方法开展城乡基层治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