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硫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会给大气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对于保护大气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期间明确提出,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是环境工程中的主要治理技术之一,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也是高等学校本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书由潍坊学院环境工程教学科研团队联合兄弟单位,在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主要介绍了现代新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装备、设计方案、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等,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术、性能测试实验、大气固态污染物实验、大气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实验等,共28个实验项目。其中,设计实验借鉴了目前不同行业的实际工程案例的设计和运行经验,充分体现了新技术开发、探索性实验的先进性。此外,考虑到各个院校在安排教学实验时的差异性,设立了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性开设的实验项目。

  本书的编写者参考了已有的大气污染实验教材,包括郝吉明、段雷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2004年),依成武的《大气污染控制实验教程》(2010年),陆建刚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第一版,2012年;第二版,2016年),许宁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2018年),陆建刚等的《大气环境监测实验》(2018年)等。

  本书由耿启金教授、杨金美博士、宋明君教授主编、统筹、审核、校对。本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实验准备与安全,其中,第一节(参编人员: 宋明君、杨金美、王梅)是大气样品采集方法; 第二节(参编人员: 刘莹、徐洲、伊玉)是关于实验室安全的相关介绍,以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第二部分(参编人员: 耿启金、陈刚、杨金美、王元芳、张金玉)为有关大气污染物监测方面的内容,包括不同大气污染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监测方法和测试实验技术,为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第三部分(参编人员: 耿启金、杨金美、于清、郑师梅)是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包括不同污染物的控制与治理技术。第四部分(参编人员: 耿启金、刘莹、徐洲、宫斌)是综合设计实验,通过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设备、工程和技术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执行力以及创新能力。

  本书既有基础实验,又有新技术实验,目的在于适应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书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实验用书,也可供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及管理的人员参考。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潍坊学院“潍院学者”建设工程项目、潍坊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重点学科、潍坊学院绿色催化新材料的分子模拟及合成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MB057)的资助,同时获得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潍坊学院科研处、潍坊学院教务处、潍坊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省柠檬生化有限公司、潍坊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华之源检测有限公司、山东绿景检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本书编辑出版期间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袁琦等编辑的帮助和支持,也得到潍坊学院2017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高雅、李亚、邵添情、赵晨和2018级化学专业学生刘艳萍等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学识有限,本书内容难免有欠缺和不妥之处,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耿启金

2023年5月于潍坊学院至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