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二版前言

 本书第一版已多次重印,被全国众多院校作为教学参考用书和学生用书广泛使用。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的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特组织开展本次教材修订工作,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本次修订过程坚持“守正创新”,同时为顺应新时代数字化教育大潮,为适应各层次学校培养应用型学生的需求,增加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

第二版在修订中保持了第一版的基本思想: 秉承众多同行大部分观点的基础上,以“课程行动论”为指导思想,但此次修订过程相对简化了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层面知识,突显了幼儿园教学基本环节如备课、听课、说课、讲课、评课等教学技能部分,通过“学”和“做”的思路,实现从“学课程理论”到“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结合的过程。同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认证的要求,该书强调了对学生评价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本书修订再版还保留了课程本身的“动态性”、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课程读者的“广大性”,同时更强调幼儿园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增加了大量实践案例和立体配套教材,例如,第二章补充了“蒙台梭利教具”具体使用案例,第五章增加了“变废为宝”的幼儿园课程案例和部分地方文化课程资源,更新了扩展阅读资料中部分较陈旧的内容。本书既可以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本科等各学历层次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和研究者以及其他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阅读和研究的参考用书。

感谢本书第一版和本次修订版的引文和参考文献的作者,是他们的辛苦工作成果奠定了本书的重要基础;还要感谢参与编写和贡献课程案例的相关人员为本书修订所做的大量工作。

尽管我们在修订过程中尽了最大努力,但是由于编者团队水平和精力有限,再版的教材仍然会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4年4月

课件

教案

第一版前言

 本书在秉承众多同行大部分观点的基础上,以“课程行动论”为指导思想编写而成,希望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既能获得较为完整的幼儿园课程知识,又能习得幼儿园教育教学技能。课程与教学二者谁也离不开谁,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往学者书中的幼儿园课程知识与幼儿园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幼儿园课程”。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凸显了幼儿园教学基本环节,如备课、听课、说课、讲课、评课等教学技能部分,通过“学”“做”的思路,实现从“学课程理论”到“课程实践”的过程,融课程基本理论与课程实践于一体。针对新时期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着重阐述了教学基本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应用性和可读性,适合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各层次的学生学习,也可供学前教育研究人员、幼儿园教师及其他基础教育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书强调幼儿园课程知识的应用性,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课程本身的动态性。很多幼儿园课程相关资料在编写时更多地将“课程”理解为静止的,偏重于知识的承载。而课程应该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既要思考幼儿园(准)教师教学技能的习得,又要思考幼儿经验的获得。因此,本书更偏重于将课程理解为动态的,即课程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第二,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了解幼儿园课程的静态知识,还应该获得教学技能。因此,课程不是简单知识的呈现,更是教学技能全面习得的过程。课程不能脱离课堂实践,应与课堂教学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让读者认识到课程内容的完整性,课程理论知识与课堂教学技能统一于课程内容中。

第三,本书读者的广泛性。本书从课程理论到课程教学实践,通过“学”—“做”的思路,从学理论到课程实践,对高等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专、本科、研究生各层次的学生均适用,也适用于广大幼教工作者和研究者,以及其他基础教育工作者。

全书的提纲拟订、资料的收集、撰写、统稿均由编者独立完成。经过努力,《幼儿园课程》即将问世。在此,首先感谢本书中引文与参考文献的作者,他们辛苦工作的成果奠定了本书的重要基础,使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更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为本书的出版作出的重要贡献。同时,还要感谢我的研究生李阳、张哲、毛乐等为此书校稿。

最后,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西华师范大学曾彬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