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活动,寻求产业发展规律,它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理解宏微观经济和产业发展问题的关键纽带。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下,人类社会正在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技术带来的新工艺、新产品和新应用,要求产业必须进行转型,企业生产管理和组织方式也需要发生深刻变革。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占到GDP的10%,这就要求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还要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对新时期产业经济学教材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新的要求。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的产业经济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课程一直是本专业研究生的核心必修课程,自开设以来便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我们的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基础上,编写了本教材。

本教材充分考虑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转型的影响,吸纳了相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产业的新特征,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广告与拍卖的新特点,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规制发展的新方向等,同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在编写过程中融入了诸多中国特色的企业及产业发展实际,将更多思政元素体现在本教材的编写中。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理论篇(第一章、第二章)。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对企业的边界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结构以及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部分为产业组织篇(第三至第十一章)。在本篇中,我们对产业组织理论历史演进与现实发展、不完全竞争、价格歧视、价格竞争、产品差异化、广告、技术创新与专利、进入与退出、网络与标准竞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第三部分为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篇(第十二、第十三章)。在本篇中,我们对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产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布局、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以及产业关联的概念、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与产业波及效果等。第四部分为产业政策篇(第十四至第十六章)。在本篇中,我们对反垄断政策、产业规制政策和各国产业政策调整与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讨论。

本书是面向经济与管理类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产业经济学学生的基础性教材,也可供实践中对产业经济学感兴趣的从业人员自主阅读。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了解产业及产业组织发展的基本规律、产业领域产生的新现象、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因及机理,产业政策调整的缘由和方向等。本书的写作大纲和内容是由我与其他主编和副主编多次研究及修改后确定的,全书由温军、李双燕、蒋仁爱担任主编,杨秀云、林颖和高宇为副主编。参与本教材编写的还有西安交通大学李世英副教授及研究生团队成员,他们是梁旭晫、邓沛东、李凌霄、宋书新、尹华棠、杨竟豪、杨圣豪、高鹏飞、尹芳菲、苏祖龙、廉思东、乔阳娇、王岩晖。在初稿完成后,我与各位主编和副主编分别对各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润色与修改。此外,西安交通大学王国林教授、赵春艳教授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对教材结构、编写方法等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此均致以诚挚的谢意。

最后,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及本教材编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温  军

2023年4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