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创新是制造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机遇的关键因素。制造型企业的创新已不是单一的产品或工艺创新,而成为了一个系统性工作。大量研究表明,作为系统创新的一种类型,组合创新对企业创新的成败而言至关重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忽视了制造工艺创新,片面关注产品创新,而在世界工业领域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同时,日本、德国重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协同发展,其制造业则逐渐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经济上快速崛起。目前在我国制造型企业创新管理中,大部分都侧重于单一的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忽视了产品和工艺等方面的组合创新管理,这使得我国制造型企业产品附加值较低。加强我国制造型企业组合创新研究、为制造型企业选择有效的组合创新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制造型企业创新管理研究的重点问题。因此,本书针对制造型企业组合创新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制造型企业实例对组合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制造型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组合创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在理论研究部分,本书首先对组合创新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与归纳,然后对组合创新进行理论分析,从企业创新资源与企业家创新能力两方面分析影响企业组合创新的要素,明确制造型企业在研究组合创新时适合采用的创新资源能力要素,以此为基础探讨组合创新与制造型企业创新资源能力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实证研究部分,本书分析了以产品创新为主导、以工艺创新为主导等几种组合创新方法,阐述了组合创新的实现条件。本书以研发能力(Research & Development,R&D)、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能力、资金投入能力等组合创新要素为基础,构建了制造型企业组合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通过对五项创新能力要素的逐个细化分析,运用因素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本书还通过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对制造型企业工艺创新及产品创新之间的技术与创新匹配关系进行了组合与优化。最后,本书通过对中诚国联公司、中兴公司、宁德时代公司、比亚迪公司、格力公司、华为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组合创新能力的评价来验证这一匹配关系,得出中诚国联公司、格力公司适合采用以工艺创新为主导的组合创新模式,而中兴公司、宁德时代公司、比亚迪公司及华为公司适合采用以产品创新为主导的组合创新模式的结论,为制造型企业的组合创新模式之选择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院长杨之曙的关心与指导,得到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系统集成研究所所长、网络化制造实验室主任范玉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作者与杨之曙教授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同时相关研究成果在部分企业中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实践、完善,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将坚持持续改进的思想,以实践为准绳,不断完善、学习和发展体系建设内容、方式与方法。本书如有未尽之处,欢迎广大老师和读者批评指正。

  

  祝春华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