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受本科院校逐年扩招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难题,同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学校考查自身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招聘,却很难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毕业生。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毕业就业是其职业生涯的起点,对后期职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其职业素养,使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企业的需求达成一致。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基于这一导向下的高职教育并不是单一追求高就业率,而是要让学生获得某种技术,且能够将这种技术转化为服务、生产或管理的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创业的潜力。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理论上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在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培养方面有些薄弱,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基于就业这一导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达到学校的培养目标。本书的编写就是为了让学生得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与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求职创业等相关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其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打好基础。

  本书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完备实用。全书内容涵盖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还针对大学生求职、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阐述,内容全面翔实,极具指导意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结合的层面进行阐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以便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二是新颖现代。本书内容贴近现实,贴合近几年的国家大政方针,比如,第六章“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及国家制定的若干“双创”政策,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大潮。另外,本书所选的案例新颖、现代,有的章节最后的“知识拓展”板块,既有经典的案例分享,也有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了解相关知识。

  本书编写分工如下:王建强负责编写第一章,梁文闻负责编写第二章,李存志负责编写第三章,杜炜威负责编写第四章,王媛负责编写第五章,朱志伟负责编写第六章,柴瑞帅负责编写第七章,郭媛负责编写第八章。本书由王新庆教授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章节架构设计、统稿和最终定稿工作。郭媛、柴瑞帅、王建强任副主编。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一些专著和文章,吸收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