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坚持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要依托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目前,其建设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和制约。全球政治格局与经贸规则重塑,使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外部发展环境异常复杂。因此,加快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应进一步完善国际物流通道布局;打造服务产业合作的枢纽经济;加强运输能力建设;加快服务网络建设,支持我国物流企业走出国门;推动国际物流体系的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国际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交通物流治理合作。 以上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国际物流人才。“国际物流”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打造学生国际视野与国际供应链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观背景下,结合授课对象和课程教学目标等要求,进行教材改革与重构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意义。 本书致力于构建国际物流立体学习体系。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提供视频资料、案例、即测即练题目及线上课程。书中对生涩与疑难之处进行启发引导,帮助读者梳理思路,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拓展开放,将研究性学习和任务性学习相结合、纸质书籍和电子资源相结合。除了按课程标准编写学生用书,使学生完成按规定需掌握的内容,还提供国际物流前沿内容,供学生自选学习,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 书中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际物流基础知识,涉及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第二个层次是国际物流运作知识,涉及第三章国际海洋运输、第四章国际航空运输、第五章国际陆路运输、第六章集装箱运输与国际多式联运、第七章国际货运代理服务、第八章国际货运保险。第三个层次是国际物流监管,涉及第九章报关、第十章检验检疫。第四个层次是国际物流新运作模式介绍,主要集中在第十一章跨境电商物流。 本书由方静担任主编,负责全书架构和配套教学资源设计,孙艺杰、崔望妮担任副主编,负责全书统稿和校对工作。具体写作分工如下:方静编写第一章、胡雪婷编写第二章、山红梅编写第三章、邵阳编写第四章、崔望妮编写第五章和第八章、谢逢洁编写第六章、赵自阳编写第七章、孙艺杰编写第九章和第十章、李莹编写第十一章。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及责任编辑徐永杰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编者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因部分资料查找源头困难及受篇幅所限,未能列明全部参考文献。在此,向本书参考文献中未列出的文献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竭诚希望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以促使我们不断改进。由于时间和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方静2024年 12月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