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很强且与生产应用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中被确定为专业核心课程。本书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体现出实用性、实践性、创新性。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变流电路、电力电子装置的基本结构、特性、基本原理、波形和相位的分析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在编写过程中紧紧围绕电力电子器件的工程应用,力求将较深的理论与复杂的数学分析归纳和简化,将定量分析转化为定性说明并将其工程实用化,将器件、电路与应用有机结合。

本书在内容处理上,既注重反映电力电子领域的最新技术,又注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吸收和借鉴了各地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同时参照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技能等级考试的要求,立足于高职应用型教育这一特点,在保证必需的理论基础与常规技术的同时,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

仿真和实训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巩固所学知识,以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是编者在多年从事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教改及科研的基础上编写的。多数章节的内容包括理论、仿真和实训三个部分,课后配有习题,重点、难点配有微课,可扫码观看,方便学生课下自主预习和复习。本书建议总课时为60~80学时,理论课时和仿真实训各占一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高理论课时占比,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仿真实训的占比。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相近专业的教材

,也可作为各类成人教育的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相关课程的教材,亦可作为从事电力电子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资料。

使用本书学习时,要注意概念与基本分析方法的学习,理论要结合实践,尽量以器件为基础、电路为重点并结合其应用进行学习。抓住器件导通与截止的变化过程,从而分析电路的波形与相位的变化,从波形的分析中,掌握器件的选取方法,具备电路参数的计算、测量、调整以及故障分析等实践方面的能力。

本书由蒋瑾瑾、许娅担任主编,张磊、周森担任副主编。其中,蒋瑾瑾编写前言、第1章和第4章,许娅编写第2章和第3章,周森编写第5章和第6章,张磊编写第7章。在此也向对本书编写给予帮助的同仁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