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变革的核心力量,从日常使用的手机应用到复杂的企业级系统,软件无处不在。然而,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度的急剧攀升,软件质量问题愈发凸显,一个小小的软件缺陷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用户生命安全。

本书第1版出版于2021年7月,得到了许多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能及时反映软件测试领域的最新发展,保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我们对第1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再组织和更新,形成了现在的第2版。

本版改动内容如下。

(1) 对各章的内容重新进行了梳理,删减了部分过时内容,改正了所发现的错误,修改了不恰当的描述。

(2) 将原第7章的“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移到了第6章。

(3) 增加了新章节“软件质量保证”作为第7章。

(4) 将原第6章“敏捷项目测试”移到了第8章。

(5) 将原第12章的“LoadRunner性能测试”改为“性能测试工具JMeter”,作为第13章,介绍了JMeter性能测试。

(6) 将案例实践中的3个项目案例调整成1个。

本书旨在为读者系统、全面地呈现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体系、技术方法与实践应用。全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第1~8章),从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剖析软件测试的背景、意义、目标和原则,详细介绍软件测试的分类、过程模型、测试方法以及各类测试阶段的具体内容,同时涵盖软件测试管理、面向对象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和敏捷项目测试等方面知识,为读者构建起坚实的理论框架。

第二部分为工具应用(第9~14章),聚焦于软件测试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各类工具。无论是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还是缺陷跟踪管理工具,抑或是JUnit、接口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以及Python相关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等,本书都对它们进行了细致讲解,包括工具的原理、使用方法、选择要点等,帮助读者熟练掌握工具应用技巧,提升测试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三部分为案例实践(第15章),以网上书店系统测试为具体案例,完整展示了从网站测试概述、项目需求分析、测试计划制订、测试用例设计,到测试进度安排、测试结果评价和测试分析报告撰写的全过程,使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比于软件测试的同类教材,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循序渐进。本书将内容分为“理论基础”、“工具应用”和“案例实践”三部分,层次分明,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讲解,使读者可以更好地学习与理解。

(2) 实用性强。本书介绍理论的同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讲解,对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技术选用不同的案例,做到有所针对,这也使得基础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同时也更容易被理解和应用。

(3) 实时性强。本书所选实验(附录A)均是近年来的真实实验,可以代表当代技术特征和需求环境。本书介绍的工具均是当前常见的软件测试工具; 测试方法也是时下流行的测试方法,其中,面向对象测试的内容更是符合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

为便于教学,本书提供丰富的配套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程序源码、测试脚本、在线题库、习题答案和720分钟的微课视频。

资源下载提示

 课件等资源: 扫描封底的“图书资源”二维码,在公众号“书圈”下载。

 素材(源码)等资源: 扫描目录上方的二维码下载。

 在线自测题: 扫描封底的作业系统二维码,再扫描自测题二维码,可以在线做题及査看答案。

 微课视频: 扫描封底的文泉云盘防盗码,再扫描书中相应章节的视频讲解二维码,可以在线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软件测试从业者的参考手册。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软件测试的精髓,掌握先进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效保障软件质量,为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本书由吕云翔、况金荣主编,朱涛、杨颖、张禄、梁杨副主编,曹显、黄梦琼、朱康明、杨靖一、孔文、刘文涛参编,曾洪立参与了部分内容的写作工作,并进行了部分素材整理及配套资源制作工作。

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和广大读者朋友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2025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