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六版前言

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人们从事经济研究和各种社会经济管理活动,都应学会运用统计工具,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好工作。因此,统计学是各大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国传统的统计学教材,往往从统计理论的角度出发,内容抽象,但逻辑推理与论证严密。可这样的统计学教材内容略显枯燥、生硬,而且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计算能力,学生不容易自学。

应用统计学可以从实际出发,通过案例讲故事式地阐明统计理论和方法。那该如何运用案例,将学生引入应用统计学领域,帮助学生构建统计学的知识体系和领悟统计思想,并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具有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这需要具有统计学知识体系的教师们有的放矢地、耐心地积累我国社会经济实践中的统计案例,然后精心地把抽象、枯燥、生硬的统计理论与方法融入案例中,或者引入来自实践的案例,让学生轻松建立统计思想,掌握如何应用统计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来解决社会经济中的各种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编写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统计学教材。

当申报的《应用统计学》被立为2009年度浙江省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项目号:ZJB2009037)后,我们秉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精心进行编写,于2012年3月付印出版。我们对首版就能有幸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与浙江省“十二五”优秀教材而感到欣慰。

我们对本书的前五版得到认可,并获积极的反响而向广大读者表示感谢;对在前五版使用过程中反馈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做了梳理,并进一步思考了许多细节问题。第六版在保留了前五版的叙述风格与可读性的基础上,内容更加系统、紧凑与充实。比如,相关章节中演绎统计方法例题的演算与第11章中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例题做了更好的呼应,既简化了统计方法演绎过程,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快捷的数据处理;进而继续思考与吸收每一版使用过程中反馈的宝贵意见,努力使本版内容更加完善。本书配套的案例库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支持开展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开放教学。本书与时俱进,更改了Excel统计软件的使用版本,增加了R语言在统计学中的应用,补充了新近的浙江省统计调查大赛的部分优选作品;为更便捷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实了电子课件,配备了微课视频。概括而言,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本书将统计理论与方法置于社会经济背景下展开讨论,使统计学的应用性得以自然呈现。这有利于学生更切实地理解统计理论与方法,使其在学习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自然地吸收具体领域的知识,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死记硬背,拓展教学空间。比如,在第1章中,统计指标体系的阐述安排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使读者可以简约地了解工业企业统计的全貌,使统计指标体系概念具体化,且借机补充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点,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

第二,每章都以经典案例的形式开头,举例有的放矢,将抽象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融入来自实践的案例中,同时强调运用Excel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切体会到统计学源于实践、用于实践,而且有利于他们理解统计理论,举重若轻地构建统计学的知识体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统计分组,通过“中国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年薪”的举例,演绎出两种分组结果,分析其作用与优缺点,总结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恰当取舍,揭示事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归纳统计分组的知识体系;运用Excel或R语言进行分组数据处理,使枯燥、烦琐的数据处理变得生动有趣又便捷,以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提高其数据处理的能力。

第三,运用框架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由于统计学有些概念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本书充分利用图表的优势,构建概念框架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领会统计思想。

第四,每章内容都设有本章小结。由于本书的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不容易把握重点,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我们对每章内容都进行了小结,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五,配套的案例与上机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每章的练习题不仅设计了帮助读者理解、掌握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思考题、选择题与计算分析题,还安排了便于在教学中实践统计学应用的案例分析题,这些练习提高了读者运用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选的配套案例题与本书提供的从易到难的三级案例库,能支持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尤其是从学生统计调查研究竞赛获奖作品与作者科研成果中精选提炼的案例,极具现实感,能激发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经济与生活,引发其思考、调研现实问题。

此外,本书在局部内容上存在亮点。例如,在数据获取上,系统地阐述了获取原始数据的科学方法与次级数据的来源渠道,内容具体实用,引领前沿。如具体给出政府机构与国际组织的次级数据网站;国内外出色的专业研究机构提供次级数据的公司或网站;顺应大数据时代背景,展望革命性的可扩展标识语言,思考部门统计与行政记录孤岛问题等;因素分析方法破解了同度量因素固定期的确定的难题。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微软已终止对Excel 2010的服务支持,考虑到Excel版本的更新与我国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书选择采用Excel 2016作为实例操作的软件。Excel 2016在功能上相较于早期版本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数据处理、图表绘制和动态分析等方面更加高效,同时其与Windows系统和Office套件的兼容性依然保持良好,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这一版本目前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普及率,操作界面更加现代化,适合教学和实际工作应用,因此被本书选为主要演示工具。

此外,本书特别加入了第12章“R语言在统计学中的应用”。选择R语言主要基于其开源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场景。R语言作为一种专为统计学和数据科学设计的开源工具,在数据分析、可视化以及统计建模方面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企业信息系统中开源ERP的广泛使用也说明了开源技术的巨大潜力,而R语言作为一种典型的开源统计工具,既契合了开源技术的趋势,又为用户提供了深入探索和自定义分析的可能性。

在本次修订中,邀请了承接我课的同事——王治皓、廖科智两位博士来担任本书的副主编。王治皓、廖科智具备深厚的经济学与统计学理论基础,能够娴熟运用多种统计软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专业背景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本书副主编的理想人选。王治皓修订了第8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增加了回归模型的稳健性检验,使本章内容更趋完善,还撰写了第12章“R语言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廖科智修改了第11章“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使得本书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技术发展。两位副主编的加入,不仅提高了本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还使其更能适应当下统计学教学和技术发展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实用的学习资源。

本书共分12章,第1、2、3、10章由卢冶飞编写;第4、5、6、7章由孙忠宝编写;第8、9章由卢冶飞、蒋烨编写,第8章由王治皓修订;第11章由朱海华编写,廖科智修改;第12章由王治皓编写、廖科智审核。全书由卢冶飞担任总纂并定稿。本版配备的微课视频由王治皓、廖科智制作完成。在本书的修改过程中,得到了金鑫、傅阳、卢狄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统计学教材及有关论著,在此谨向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的电话是010-62796045,信箱是992116@qq.com。

本书配套的教学大纲、电子课件、习题答案、案例库、上机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各章案例及参考答案,以及曾获浙江省统计调查大赛一等奖的若干作品,可以上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以扫描下方左侧的二维码获取。扫描下方右侧的二维码可以直接观看教学视频。

             

卢冶飞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