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编委会

主 编:惠均芳

副主编:陈 宏 顾学福 

编 委:张燕妮 徐晓英 刘 涛 裘 琛    

贺淑琪 陈振峰 张建永

前 言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虽然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却始终如一。劳动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技能培养,更关乎他们的价值观塑造。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劳动教育不仅是技能传授的过程,更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开展劳动教育,对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中职劳动教育(融媒体版)》(含数字教材),旨在通过融媒体的形式,为中职学生提供一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理解的劳动教育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中职劳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对劳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学生结合专业学习,把劳动态度、劳动素养有机融入专业实践当中。同时,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中职劳动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融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和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融媒体教材通过整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丰富的学习体验。在本教材中,我们充分利用了融媒体的优势,将劳动技能演示、劳动场景再现、劳动案例分享等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们还设置了在线互动、劳动实践在线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劳动技能。

《中职劳动教育(融媒体版)》以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系统地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精神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享、劳动训练营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注重突出实践操作环节,力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每个主题都设置了相应的实践训练项目,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劳动的乐趣和价值。同时,教材还引入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我们编写了6个主题的教学设计案例,供一线教师学习参考。我们希望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灵活教学,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融媒体教材提供的在线资源和互动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建议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和学分管理,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劳动教育学分和实践经验。

《中职劳动教育(融媒体版)》(含数字教材)的出版是中职教育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编写团队由教育科研机构和中职学校一线教师组成。惠均芳担任主编,负责教材总体结构设计和体例、提纲架构,并进行统稿;陈宏、顾学福担任副主编,负责书稿编写统筹协调工作;张燕妮主笔编写主题一和主题二;徐晓英主笔编写主题四和主题五;刘涛主笔编写主题三和主题六;裘琛、贺淑琪、陈振峰、张建永参与了部分主题的联合编写、资料整理、文字审校等工作。由于编者首次编写融媒体教材,理解和把握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我们期待在本教材为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学习内容支持和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得到一线教材使用者提出的宝贵意见,以便我们继续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研发和更新。

本书提供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小测评参考答案和模拟试卷,读者可扫下列二维码获取。

编 者  

2025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