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5元
印次:1-3
ISBN:9787302181927
出版日期:2008.11.01
印刷日期:2013.08.27
图书责编:袁勤勇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的姊妹篇,是一本通过全新视角论述当代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的教材,也是一本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当代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规律的学术性和普及性读物。本书从媒体发展史、美学、科学史和现代艺术史等宏观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源和演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总结,并着重分析了现代美学、大众文化和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对数字艺术发展的影响。本书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数字媒体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现状,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的了解。全书共分5章,分别是: 媒体发展史与数字媒体基础、数字媒体艺术本体论、数字媒体艺术美学论、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历史和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历史。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史”、“多媒体艺术设计概论”和“数字艺术导论”等数字媒体艺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的教材,适合于艺术、设计、动画、媒体和广告等专业的本专科生或研究生学习,也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爱好者的自学用书。本书附配套的DVD 多媒体教学光盘一张,其内容包括: (1)20世纪早期媒体科技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2)20世纪90年代经典CG电影的数字特效剪辑资料; (3)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电子课件和相关图像资料等。该DVD 光盘内容丰富,资料实用,可作为读者自学或相关专业教学参考。
本书是作者编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的姊妹篇。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媒体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两年来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数字媒体艺术史》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推出的对数字媒体艺术进行深入的史学研究的一本书。在这里笔者想简单阐明三点: 一是为什么要学习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二是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有哪些特点?三是本书和《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的关系。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问都可以由史、论、方法三部分组成。史是学问的基础,论是学问的精髓,方法是学问的研究指针。作为数字媒体或新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传播媒介的发生和发展,学习和考证数字媒体艺术和西方现代美学、现代艺术间的渊源和联系,深入理解科技对艺术的关系无疑是一项最为基本的功课。数字媒体艺术和计算机一样,同属于西方的“舶来品”,其美学观念、设计理论、表现形式和操作方法都必须通过考察数字艺术的发展历史,或者从更广义的范围,考察和研究现代西方的艺术思潮、科技文化、大众传媒和美学观念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掌握其精髓。同样,掌握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史,也为后面更加深入地学习软件技术、艺术语言、表现方法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媒介、传播、数字媒体和相关“技术的艺术”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技能,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使同学们养成科学、严谨、规范、务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学术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也期望读者能够动脑动手,利用工具书、图书馆、数据库和互联网络等手段,采取规范的学术范式,循序渐进地独立完成对历史环节的考察和探...
1.1 人类传播历史和传播媒介演化3
1.1.1 身体语言和原始视觉符号传播阶段4
1.1.2 口语传播阶段5
1.1.3 手抄文字和图像符号传播阶段6
1.1.4 印刷媒介传播阶段13
1.1.5 电子媒介传播阶段17
1.1.6 数字化媒体传播阶段22
1.2 媒介理论研究与数字媒体24
1.2.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香农-韦弗模式24
1.2.2 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26
1.2.3 英尼斯-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26
1.2.4 梅罗维茨和利文森的媒介研究29
1.3 尼葛洛庞帝、马诺维奇论数字媒体30
1.4 数字媒体的概念和表现形态32
1.4.1 媒介、媒体和大众传媒32
1.4.2 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33目
录 1.4.3 数字媒体的基本特征35
1.4.4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39
1.5 媒体发展历程大事记41
小结45
思考题47
第2章 数字媒体艺术本体论51
2.1 数字媒体艺术=媒体+科技+艺术51
2.2 数字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艺术与服务55
2.3 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动态、静态与交互56
2.4 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层次结构58
2.5 数字媒体的科学观和艺术观60
2.6 数字媒体艺术的传播与媒介62
2.7 数字媒体教育--工学与艺术的统一64
2.8 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特征66
2.8.1 作品的参与性或互动性67
2.8.2 可复制性和可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