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薛华
定价:65元
印次:2-21
ISBN:9787302013884
出版日期:2002.07.01
印刷日期:2020.12.08
图书责编:袁琦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第1版1986年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本书是参照高等学校工科类与理科类《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编写的,以定量分析为主要内容。本书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适当精简了化学分析的份量,增加了仪器分析和定量分析中分离方法的内容,并采用法定单位制。 全书共十三章,包括绪论、滴定分析法概述、酸碱滴定法、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配位滴定法、沉淀测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电位分析法、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流动注射分析法、气相色谱分析法以及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习题和习题答案。书后有十个附录,收集了分析化学中的常用数据。 读者对象:化学、化工、生物、材料和环境等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工厂和科研单位从事分析工作的人员。
前言 本书是参照高等学校工科类与理科类《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作为工科偏理的分析化学教材编写的。本书的内容曾在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各专业及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环境保护专业试用过多次,经过修改、补充后写成的。 本书以定量分析为主要内容。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部分作为定量分析的入门,作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阐述,以期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分析化学理论基础,并建立正确的学习分析化学的方法; 为开阔学生的思路,介绍了诸如图解法求溶液pH值及酸碱滴定法的终点误差、运用副反应处理复杂平衡体系问题的方法等。另外,考虑到理科专业还要学习《仪器分析》课程,仪器分析部分仅编入了电位分析法、比色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环节,学时数多于讲课。为此,由谈慧英同志编写了《分析化学实验》一书,与本书配套使用。关于定量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校正方法和部分有关实验原理等内容均在该实验材料中详述,不再重复。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教研组同志们的支持和关心。许多教学中的经验,如内容的选择,深度和广度的确定,讲课和习题课、实验的配合等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络合滴定法、比色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等三章分别由谈慧英、郁鉴源同志编写了初稿,全稿完成后,他们又仔细阅读,并一起讨论,进行了认真的修改。郑用熙、李隆弟、陈德朴同志曾分别对部分章节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郭日娴同志作了全书的习题,并对习题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谨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编写本书时,参考了国内外的分析化学教材和专著,并从中得到了启发和教益。 由...
第一章绪论
§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2定量分析方法2
一、 化学分析法2
二、 仪器分析法2
§3化学分析过程3
一、 取样3
二、 试样的分解4
三、 测定方法的选择和干扰的消除5
四、 测定7
五、 计算及数据处理7
第二章滴定分析法概述
§1滴定分析法的分类8
§2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9
§3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10
一、 基准物质10
二、 标准溶液的配制10
三、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0
§4活度、活度系数和平衡常数11
一、 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11
二、 活度常数、浓度常数和混合常数12
§5滴定方式和滴定分析中的计算13
思考题16
习题16
第三章酸碱滴定法
§1酸碱反应18
§2水溶液中酸、碱的强度19
一、 pX值19
二、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20
三、 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的关系20
四、 酸和碱的强度21
§3不同pH溶液中弱酸(碱)各种型体的分布22
一、 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22
二、 不同pH溶液中酸(碱)各种型体的分布23
三、 浓度对数图*25
§4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29
一、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平衡29
二、 酸、碱溶液[H+]的计算30
三、 浓度对数图解法求溶液的pH值*32
§5酸、碱缓冲溶液34
一、 缓冲溶液的pH值34
二、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35
三、 标准缓冲溶液36
§6酸碱指示剂36
一、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36
二、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37
三、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39
四、 混合指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