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19.8元
印次:1-6
ISBN:9787302056089
出版日期:2002.09.02
印刷日期:2011.01.25
图书责编:袁琦
图书分类:教材
本教材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出发,制冷工程专业通常把传统的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相关部分优化组合成为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流体力学与热工基础》是为这门课编写的教材。本书内容包含了上述三大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力求精练。工程热力学篇包括基本概念、热力学基本定律、水蒸气、制冷循环和湿空气。流体力学篇包括静力学基础、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以及能量损失和管路计算。传热学篇介绍导热、对流、辐射和传热过程与换热器。对流换热着重介绍在相似理论指导下利用特征数关联式对换热过程进行计算。本书由重庆大学博士导师曾丹冬教授主审。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制冷工程、热能工程等相关专业教材,学时数约90-100。亦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旨在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应用多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应体现上述特色,从而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为此,2000年4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在深圳联合召开了教材研讨会。会上确定了这本教材的编写计划,讨论了编写大纲。 不少职业技术学院的制冷工程专业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在优化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维结构,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时候,不约而同地设置了“流体力学与热工基础”这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正是为了满足和适应这门课程的需要而编写了这本教材。本书从传统的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三门课程中精选出一部分内容,按照人的认识规律,在力求体现教学的科学性、自然适应性、可接受性、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的前提下优化组合而成。 在内容的选取方面注重了三个方面的结合: 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与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结合,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结合,制冷工程与热能工程专业需要的结合。 因此,本书选择的基本内容不仅可以满足专业课学习和工程应用的需要,也有利于人才进一步的发展。各部分在简明阐述理论要点的基础上,通过较多的实例说明了理论的工程应用。使读者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并且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工程热力学部分不仅包括了制冷循环,也包括了热能动力装置循环,从而扩大了本书的使用范围。 本书简化了部分繁琐的推导,着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此,对流换热部分介绍了相似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实验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1章基本概念1
1.1热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1
1.2工质热力状态、状态参数及热力过程3
1.3气体的比热容11
思考题13
习题13
第2章热力学基本定律14
2.1热力学第一定律14
2.2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16
2.3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20
2.4热力学第二定律24
思考题30
习题31
第3章水蒸气32
3.1水蒸气定压发生过程32
3.2蒸汽图表及应用35
3.3蒸汽动力循环38
思考题42
习题43
第4章制冷循环44
4.1蒸气压缩制冷循环44
4.2吸收式制冷循环47
4.3热泵循环48
思考题49
习题49
第5章湿空气51
5.1湿空气及其性质51
5.2湿空气的热力过程58
思考题61
习题61
第二篇流体力学
第6章流体性质及静力学基本知识62
6.1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62
6.2流体静压力的分布规律66
思考题70
习题70
第7章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74
7.1一元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74
7.2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77
7.3基本方程式的应用82
思考题89
习题89
第8章能量损失与管路计算93
8.1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93
8.2两种流态与圆管内的流动94
8.3圆管的沿程损失计算96
8.4局部损失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