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国强
定价:26元
印次:1-2
ISBN:9787302106166
出版日期:2005.03.01
印刷日期:2005.12.09
图书责编:梁斐
图书分类:零售
这本书视角独特,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清华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这本书,这对于中国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实践是一件好事。当然,应该看到的是,循环经济是一个新事物、新理念,我们都在探索中前进,认识有待不断深入。相信只要有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循环经济,越来越多的学者、企业、政府投身到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那么循环经济美好的未来就可以大胆期待。 简明目录: 1.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2.生态现代化(第三次现代化)研究/3.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实践/4.生态城市的基础理论和实践/5.生态工业和生态工业园区/6.以循环经济的模式建设生态城市/7.贵阳产业体系的生态化调整与循环/8.贵阳市消费系统的可持续调整与循环/9.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10.金阳新区零排放系统//结束语//附录一 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大事记//附录二 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参考文献//后记 教学参考
序 人类文明发展史业已表明,用后即弃的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类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和正确选择。在人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作为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新的实践模式之一,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日益得到各方重视。 循环经济是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甚至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活动,实现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进入新世纪以来,学者和政府官员们越来越有共识地认识到,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源在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为此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大力发展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如今,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目前,在资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下,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积极意义,并把它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经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
序Ⅰ金涌
导言1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11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由来和理论架构11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和原则16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9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和科学体系21
第五节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现实的必由之路31第二章生态现代化(第三次现代化)研究37
第一节现代化的理论与争论37
第二节前两次现代化的本质特征43
第三节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理论47
第四节生态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52第三章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实践56
第一节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56
第二节循环经济的概念63
第三节循环经济的“3R”原则68
第四节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实践71
第五节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与对策79第四章生态城市的基础理论和实践90
第一节生态城市理论的产生与发展90
第二节生态城市的定义和特点97
第三节生态城市的生态系统结构99
第四节生态城市建设的一般途径103循环经济的新范式目录第五章生态工业和生态工业园区110
第一节生态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10
第二节生态工业的概念和实践原则112
第三节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知识和具体实践117第六章以循环经济的模式建设生态城市126
第一节贵阳对可持续发展有着迫切的要求126
第二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原则132
第三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和重点134
第四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体系141第七章贵阳产业体系的生态化调整与循环148
第一节贵阳市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48
第二节贵阳工业体系的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