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11966
出版日期:2013.08.01
印刷日期:2013.08.08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本英文版教材突破了传统英文教材系统、全面的特点,舍弃了已经应用或普遍开设了独立课程的内容,如数控加工、CAD/CAM等,增加了有广泛应用前景或我国制造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先进制造技术内容,如绿色制造、物流工程等。每个主题由基本原理和案例分析两部分组成,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以图文并茂为表现形式,拓展学生的应用灵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书可作为机械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先进制造技术”的双语教材和课外读本。
学习经历:1982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机械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获博士学位。浙江工业大学工作经历:1978年2月年入浙江嘉兴塑料厂参加工作;1982年浙江工业大学留校任教,历任机制教研室副主任、机械系副系主任、机电学院副院长、科技处处长和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任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设计研究所所长。留学经历:93年10月-94年10月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国家留学基金);98年10月-99年10月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国家留学基金);06年05月-06年07月美国University of Toledo(包氏基金)。科研和教学经历:主持完成了2项国家基金和5项省部级项目,发表论文38篇,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各1项。主讲过的课程有:《机床设计》、《机床概论》、《机械工程导论》、《先进制造技术》、《精密与超精密加工》、《专业英语》等。目前主持教育部《先进制造技术》(双语)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前言 先进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提出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前沿学科。在国外高校已经成为一门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融合各类相关学科成果的新兴课程。由于该课程内容的“新”和“宽”的特点,国内不少高校将其作为机械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首选课程,并取代了原有的《专业英语》。总结五年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双语教学经验,我们提出了“英语为用”的教学理念、实践了案例式和互动式双语教学方法,以此为基础编写了这本以英语作为工具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启蒙性读物。本教材的主要特点为:1. 编写形式上每一章为一个独立的主题,每个主题力求向读者开启一扇通往一项具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大门。篇幅安排为基本原理部分约占30%、应用案例部分约占70%,通过应用案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种编写形式也比较适合围绕一个主题、一次课堂授课、一周文献检索和开展一次课堂讨论的案例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2. 内容上兼顾先进性和实用性,选择那些对提升我国中小制造企业技术水平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实用技术,如产品开发领域涉及了工业设计、逆向工程和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了电加工和激光加工技术。也有代表制造技术最新发展的微纳加工和生物制造技术,并且特别增加了中小制造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所急需的供应链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以及为突破绿色壁垒必须遵循的绿色制造等内容。对那些绝大多数高校都已有独立开课的内容,或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制造技术如数控技术、CAD/CAM技术等不再编入本书。 本英文版教材从近年出版的相关原版教材和文献中摘录和筛选了部分内容,从编写者近年来大量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中选取了许多典型应用案例。内容广泛而实用,...
1Industrial Design1
Editor: ZHANG Lufang
1.1Introduction1
1.1.1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1
1.1.2Research Fields of Industrial Design3
1.1.3Features of Industrial Design5
1.2Design Fundamentals7
1.2.1Design and Art7
1.2.2Engineering Fundamental10
1.2.3Ergonomics11
1.2.4Expression of Design18
1.3Design Procedure23
1.3.1Traditional Product Developing Mode23
1.3.2Modern Product Developing Mode24
1.3.3The Basis for UCD Methodology24
1.3.4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UCD26
1.4Case Studies: Breakfast Machine27
Problems28
References29
2Reverse Engineering30
Editor: LIU Yunfeng
2.1Introduction30
2.2Principle of RE30
2.2.1Conception30
2.2.2Gen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