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用教程

作者:张莉萍、李洪芹、吴健珍、邹睿

丛书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套教材——电气工程系列

定价:55元

印次:1-9

ISBN:9787302339854

出版日期:2014.04.01

印刷日期:2024.06.28

图书责编:王欣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分为软件仿真和硬件设计两个方面。实践项目包括验证性试验、综合性系统实验和创新型试验,实验内容涵盖了电子电路的主要知识点。 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综述,模拟电子电路及系统设计,数字电子电路及系统设计,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10.0,Protel 99 SE设计基础,Proteus设计基础,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电子电路安装和调试基础知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选编。 本书可作为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等电类专业的课程设计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其他工科专业师生和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张莉萍简历:2007.09-至今 东华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84.07 - 至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任教,2011年被聘为教授承担主要研究课题有:1、2003年至2004年,负责校“光纤测量系统的研制”科研项目;2、2004年至2006年,参与市教委 “基于小波理论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3、2005年至2007年,负责市教委“基于 LabVIEW 超声振动检测系统的应用研究”科研项目;4、《检测与控制》课程建设 市教委 第二负责人(2001-2003)5、《计算机测控技术》课程建设 市教委 第一负责人(2002-2004)6、《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 校基金 第一负责人(2004-2006)发表主要论文有:1、“光纤位移传感器系统测量粗糙度的研究”《无损检测》(2004、12);2、“基于LABVIEW软件的涡流测厚系统研制”《无损检测》(2005、7); 3、“基于PLC气力输送自控系统的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8)。4、“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5);5、“网络编程的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7);6、“网络考试的研究”《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3.2) ;7、“基于LABVIEW的超声波测距” 《无损检测》(2005.12)8、“螺栓裂纹的涡流自动探伤技术和系统” 《无损检测》(2003.11)编写的教材有:1、《检测技术》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07)2、《电路电子技术及其应用》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05)教学成果奖:1、“计算机测控技术”教学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电学基础课程建设---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李洪芹简历:1991-1995,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5-1998,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8-2001,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电子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1-2006,上海芯原股份有限公司,从事ASIC设计工作2006-至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 教学改革和实验技术研究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材建设项目 ,第一负责人 项目名称: 《电路与电子技术》发表主要术论文有:1、“Digital Decimation Filter Design and simulation for Delta-Sigma ADC with High Performance”;ASICON 2007 国际会议,2007年10月发表(EI收录)2、“一种高性能数字滤波器的ASIC设计方法与Matlab仿真验证”;《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9月发表(中文核心)3、“ASIC设计课程实验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1月(中文核心)4、“一种高性能数字滤波器的ASIC设计与硬件实现”;《高教探索》2008年9月发表(中文核心)5、“《电路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实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专刊20096、“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培养创新意识” 《教育发展研究》专刊2010年11月发表(中文核心)7、“18 bit Delta-Sigma DAC in 0.18um CMOS Process” ICISE2010国际会议论文集2010.12.04

前言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际进行一次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通过课程设计这种综合性技能训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掌握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主要内容有常用电子仪器基本知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和电子电路仿真软件介绍等。 本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1) 因材施教,实用性强。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内容选取上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学需要。在本书中,既有方法的指导,又有详尽的设计、调试和参数测定过程,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同时对设计选题也给出了较宽的范围,增加选题的灵活性,以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题和设计,同时还有利于教师根据各自不同的教学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因材施教。实践教学平台可分为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综合性实验设计平台、创新性实验实践平台三大部分。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 (2) 软硬结合,注重能力培养。利用Multisim(或者Proteus)仿真软件,通过对模拟电子技术主要电路的仿真分析实例,让学生学会仿真软件的使用,可以加深对电路原理、信号传输、元器件参数对电路性能影响的了解。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明确目标,节省时间,不受实验设备、场地的限制。在利用软件对电路进行辅助设计时,通过实验操作和硬件安装、调试,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验能力、明晰工程应用的特点。 (3) 结构灵活,系统性强。全书中各章的编排既相互独立,又有互相联系,有利于电子技术实...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综述

1.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1.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课程设计的要求

1.1.3课程设计工作内容

1.1.4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内容

1.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步骤与安排

1.2.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步骤

1.2.2课程设计安排

第2章模拟电子电路及系统设计

2.1概述

2.1.1典型模拟电子系统的组成

2.1.2模拟电路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方法

2.2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2.1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

2.2.2多级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和设计

2.3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的设计

2.3.1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

2.3.2理想集成运放及其特点

2.3.3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设计

2.3.4同相比例放大器的设计

2.3.5积分运算电路

2.3.6微分运算电路

2.3.7多级交流集成运放的设计

2.3.8函数发生器的设计

2.4差动放大电路的设计

2.4.1差动放大电路的结构

2.4.2差动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

2.5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2.5.1电源变压器

2.5.2整流电路

2.5.3滤波电路

2.5.4稳压电路

2.6有源滤波电路的设计

2.6.1有源低通滤波电路

2.6.2有源高通滤波电路

2.6.3有源带通滤波电路

2.6.4有源带阻滤波电路

第3章数字电子电路及系统设计

3.1典型数字电子系统的...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