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6元
印次:2-1
ISBN:9787302401544
出版日期:2015.12.01
印刷日期:2015.11.17
图书责编:杜春杰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现行税制体系中各税种的法律规范规定,帮助读者全面掌握税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现行税制体系以及各个税种的主要规定和立法精神,为从事税收理论研究、涉税事务处理、税收征管实务操作以及税收筹划工作奠定基础。 本书的税收基础理论部分主要阐述税收的基本原理和税制结构等有关税制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现行税制部分则系统介绍了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各税种的主要内容以及税款的计算、缴纳、征收等各项规定与程序,内容包括税收基础理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车辆购置税、烟叶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船舶吨税和印花税。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及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级政府财政、税务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进一步研究税收知识的自学教材和学习参考用书。
谷成,男,经济学博士,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博士后,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富布赖特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百人层,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议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税收理论与政策。在《财贸经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社会科学辑刊》、《预测》、《税务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经济地理》等经济学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部专著获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和大连市政府资助出版。
第2版前言 政府执行职能,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和平的环境、安定的秩序、便利的设施以及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因此也必须占有一定的经济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成本补偿方式,税收是政府为满足执行职能的物质需要,对经济活动主体的收入,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标准进行的强制征收。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形成了某种隐性契约关系—纳税人支付税收以换取公共服务。可见,税收依据产生于政府的服务职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互利关系。因此,仅仅讨论税收本身是无意义的,征税的理由取决于纳税人希望政府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作为一种强制征收,税收对大多数人都会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为此,英国13世纪的《大宪章》以法律形式确认了“非赞同毋纳税”原则—未经纳税人同意,政府是不能课税的,否则就背离了“依法征税”的要求,向政府缴纳税收的经济活动主体就沦为纯粹的“税款缴纳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纳税人”。从此,政府征税必须经过代议机关同意就成为立宪协赞与封建专制等非民主社会课税方式的最主要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法的核心价值在于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 1994年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中国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税制结构不断优化,对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分税制改革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应看到,在中国现行税制体系中,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车船税等税种是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开征的。在授权...
第1章 税收的基本概念 1
学习目标 1
1.1 什么是税收 1
1.1.1 税收是一种强制征收 1
1.1.2 税收的主体 1
1.1.3 税收的客体 2
1.1.4 税收的目的 2
1.1.5 税收的依据 3
1.2 税收的确立方式 3
1.2.1 税收确立方式的演变轨迹 3
1.2.2 中国现行税收确立程序 4
1.3 税收的形式特征 5
1.3.1 一般报偿性 5
1.3.2 规范性 5
1.3.3 强制性 6
1.4 税收的职能 6
1.4.1 财政职能 7
1.4.2 资源配置职能 7
1.4.3 收入分配职能 7
1.4.4 调节经济总量职能 8
1.5 税收的原则 8
1.5.1 财政原则 8
1.5.2 公平原则 9
1.5.3 效率原则 10
本章小结 11
综合练习 11
推荐阅读材料 11
网上资源 12
第2章 税收制度与税制结构 13
学习目标 13
2.1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13
2.1.1 征税对象 13
2.1.2 纳税人 14
2.1.3 税率 15
2.1.4 纳税环节 18
2.1.5 纳税期限 18
2.1.6 纳税地点 18
2.1.7 税收减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