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版)
普通高等院校机电工程类规划教材之一。

作者:邢闽芳 房强汉 兰利洁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机电工程类规划教材

定价:46元

印次:3-6

ISBN:9787302466437

出版日期:2017.07.01

印刷日期:2021.01.14

图书责编:苗庆波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的编写结合了近年来教育改革成果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实用性强。全书前后呼应,整体性强; 采用了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表述独特、通俗易懂; 便于自学。 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 绪论,轴、孔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其中包括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几何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光滑工件尺寸检测和量规设计,零件典型表面(键与花键、螺纹、齿轮、圆锥等)的公差配合与检测,尺寸链。全书重点介绍了常见几何参数的精度设计方法和各类公差选择、标注、查表与解释,介绍了几何量的常见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 本书可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学院、函授大学、电视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机电类专业本科及专科的教材,还可作为从事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长期从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教学,目前本教材已经更新至第3版。

前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应用型高等院校机械类、仪器类和机电类各专业重要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是和机械工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基础学科。本教材切合当前教育改革需要,侧重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工业发展要求的机械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在机械产品的精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如何正确应用相关的国家标准和零件精度设计的原则、方法进行机械产品的精度设计,如何运用常用的、现代的检测技术手段来保证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是本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仪器类和机电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本书本着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原则,既保证了必要、足够的理论知识内容,又增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实用性; 既突出了常见几何参数及典型表面的公差要求的标注、查表、解释以及对几何量的常见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的内容,又适当地保留了对国家标准制订的基本原理的解释、分析。本书以实例说明理论内容,尤其是重点说明难以理解的理论内容。为了满足教学和自学的需要,巩固和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本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实训和适量的习题。 随着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修订。为了保证先进性,本教材主要依据最新国家标准进行编写。 本书由福建工程学院邢闽芳副教授主编,山东交通学院房强汉副教授和沈阳建筑大学兰利洁副教授任副主编。本书第1、2、4、6章由邢闽芳编写,第7章由房强汉编写,第3、5、8章由兰利洁编写。参加编写工作的还有: 山东交通学院刘泽深、吴承格,沈阳建筑大学魏春雨,福建工程学院陈丙三、林彬等。全书由邢闽芳统稿和定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和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绪论

1.1机械产品的几何量精度设计概述

1.1.1机械产品的几何量精度设计

1.1.2机械产品的几何量精度设计实例

1.2互换性及实现互换性的条件

1.2.1互换性概述

1.2.2实现互换性的条件——公差标准化和技术测量

1.3本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1.3.1本课程的性质

1.3.2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习题

第2章轴、孔结合的极限与配合

2.1极限与配合基本概念

2.1.1轴和孔

2.1.2尺寸

2.1.3尺寸偏差和公差

2.1.4配合

2.2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的主要内容及规定

2.2.1极限制

2.2.2配合制

2.2.3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2.3零件的尺寸精度和配合的设计

2.3.1基准配合制的选择

2.3.2尺寸公差等级的选择

2.3.3配合的选择

2.4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

2.4.1滚动轴承简介

2.4.2滚动轴承的精度规定

2.4.3滚动轴承的配合件尺寸公差及其选择

2.4.4滚动轴承配合的精度设计实例

本章实训

习题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

3.1概述

3.1.1测量与检验的概念

3.1.2计量单位与长度基准

3.1.3长度量值传递系统

3.1.4量块及其应用

3.1.5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的分类

3.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3.2.1概述

3.2.2测量误差的种类及特性

3...

作者长期从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教学,目前本教材已经更新至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