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易新乾、史佩京、秦倩云、郭文武、魏世丞
定价:2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03924
出版日期:2022.10.01
印刷日期:2022.10.08
图书责编:王欣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本书是《工程机械手册》系列工具书中的一个分册,由业内80余位资深专家历时近4年精心编写而成。内容涉及维修与再制造理论、管理、技术和生产实践。
易新乾,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1960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工程机械专业,先后在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任教。1998年退休。社会兼职: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维修与再制造分会顾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维修与再制造分会顾问,盾构再制造创新战略联盟监事长。担任本书主编。
前言 1. 缘起 《工程机械手册——维修与再制造》是中国工程机械学会主持编写的丛书《工程机械手册》中的一个分册,第一期10个分册已经出版,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第二期自2018年9月启动。本分册由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维修与再制造分会、再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共同组织编写。 2. 本书的目的 维修与再制造是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扩大就业与应对地球环境危机的有力途径,是国家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维修与再制造分会自1979年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机械维修学术体系的完善和维修技术的发展。把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维修与再制造分会40多年来在维修与再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总结出来,用以指导施工企业和工程服务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是编写本书的背景和目的之一。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发展政策的推动下,维修与再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诸如增材制造技术、激光技术、3D打印技术、互联网+的研究和应用都有重大发展,把这些新成果加以整理、推广,推动维修与再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是编写本书的又一个目的。 近20年,由于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撤销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的设备工程专业,高等学校不再教授设备管理、设备维修课程。现在施工企业以及与设备相关的服务企业在职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中,没有人接受过系统的设备工程教育,他们只是在工作中逐渐积累了一些设备管理、设备维修等维修、诊断技术的知识,这些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也不完全正确。本书既可为他们提供一本继续学习的自学教材,又可为他们提供一个带着问题检索、参考...
目录
概论
1故障的概念
2维修与再制造的概念
3维修与再制造的发展
4机械维修的技术体系
5再制造工程的技术体系
6推动再制造健康发展的组织和技术
措施
7维修与再制造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1篇故障的形成、检测、
监测与诊断
第1章故障的形成
1.1磨损
1.1.1磨损的形式
1.1.2磨损失效的诊断
1.1.3磨损失效的防护
1.2变形
1.2.1变形的分类
1.2.2变形失效的诊断
1.2.3变形失效的防护
1.2.4关注基础零件因残余应力
引起的变形
1.3断裂
1.3.1断裂机理及分类
1.3.2断裂失效的诊断
1.3.3断裂失效的防护
1.4腐蚀
1.4.1腐蚀的分类
1.4.2腐蚀失效的诊断
1.4.3腐蚀失效的防护
1.5穴蚀
1.5.1穴蚀的表现形式
1.5.2穴蚀失效的诊断
1.5.3穴蚀失效的防护
1.6机械设备的老化
1.6.1机械设备老化的分类
1.6.2机械设备老化的判据
1.7机械设备的失效抗力
1.7.1失效抗力的概念
1.7.2失效抗力的工程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故障的检测、监测与诊断
2.1几何参数与理化性能检测技术
2.1.1检测要求及作用
2.1.2检测内容
2.1.3常用检测方法
2.1.4零件几何参数检测技术与
方法
2.1.5零件机械性能检测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