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51997
出版日期:2020.05.01
印刷日期:2020.05.18
图书责编:刘晶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是作者在一线办案的思考与总结,紧密结合当下的司法改革实践,与最前沿的司法理念接轨。不忘初心,面向未来,代表了最新一代检察官的人文情怀与法治信念。能够引领关于“法治如何前行”的新一轮思考。作者在《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一书中,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得本书在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队伍当中都有一定的读者基础。
刘 哲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曾办理山西溃坝案设计并组织研发刑事公诉出庭能力培养平台著有《检察再出发》《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法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樊崇义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作者简介 刘 哲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 曾办理山西溃坝案 设计并组织研发刑事公诉出庭能力培养平台 著有《检察再出发》《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法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樊崇义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我认为刘哲检察官的新书《法治无禁区》,其实是提出了 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我是一个过来人,见证了国家法治发展的 进程,有些还有幸参与其中。从不用审判就可以定罪到必须经 过审判才能定罪,从“人犯”到“被告人”,从审判前就把被 告人当作“坏人”到无罪推定,从给“坏人”辩护也要挨骂到 律师地位的提高和辩护权的发展,从唯结果论到正当防卫被激 活,从“两个基本”到以审判为中心,法治建设始终是一个进 步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突破禁区的过程,这里面既有观 念的禁区,也有司法体制、机制的禁区。司法改革的目的其实 就是在突破禁区,让法治的光辉可以照到每一片土地、每一个人。 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司法决定还是会畏首畏尾,司法官 法治无禁区 在作出不捕、不诉、无罪等决定的时候,还是有着一丝恐惧, 因为担心犯忌讳,还不能完全按照司法规律来。就拿认罪认罚 来说,明明法律规定没有禁区,但是我们的思想还是有禁区。 有些敏感案件,不敢给已经认罪,甚至自首的人做认罪认罚, 害怕死刑判不下来,用从宽的规定将认罪认罚捆绑住。刑事诉 讼法明明规定,认罪认罚之后是可以从宽,不是必然从宽,也 就是只要认了罪,认了罚,不管从不从宽都要按照认罪认罚程 序办理。因为...
法治格局观 / 001
司法改革的全局视野 / 002
从需求侧看检察格局重塑 / 010
司法案例网之提倡 / 024
司法环境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石 / 031
司法的社会网络效应 / 036
检察官的再出发 / 045
办案是我们改变世界的支点 / 054
司法官助理的出路 / 065
量刑建议一般应予采纳的本质是格局调整 / 070
对抗诉的恐惧其实是对司法规律的恐惧 / 076
认罪认罚无禁区 / 087
认罪认罚无禁区 / 088
认罪认罚的“罪” / 096
认罪认罚的“罚” / 104
认罪认罚与“两个基本” / 110
认罪认罚与程序选择 / 119
不起诉是不是一种罚? / 123
重罪案件的认罪认罚从宽 / 127
维护善意的秩序需要司法者的勇气 / 142
以审判为中心是认罪认罚的坚强后盾 / 151
关于法院采纳认罪认罚量刑建议有关问题的辨析 / 156
司法与算法 / 163
什么是办案系统的2.0 / 164
电子手铐有利于降低审前羁押率 / 171
公诉人进化论 / 177
这不是模拟的,我们来真的 / 194
人是第一维度 / 206
地缘优势vs 模式优势 / 212
我们不是“封神榜” / 216
治标还是治本 / 222
算法对司法的帮助与局限 / 228
后记 /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