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控制系统
本书为车辆工程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方向)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专科生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从车辆工程专业、电力牵引及电气传动控制专业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刘敏军,宋平岗,许期英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城市轨道交通系列教材

定价:49.8元

印次:1-3

ISBN:9787302562139

出版日期:2020.09.01

印刷日期:2025.01.02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力牵引传动的发展历史、电力牵引供电方式及供电系统、电力牵引控制系统的类型、电力牵引传动的控制方式、电力牵引基本原理、电力牵引控制系统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牵引变流器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直流牵引控制系统、交流牵引控制系统、电气制动控制系统、黏着控制系统、列车微机控制系统、高速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电力牵引传动与电磁兼容等知识。本书为车辆工程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方向)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专科生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从车辆工程专业、电力牵引及电气传动控制专业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刘敏军,1966年2月出生,江西省铜鼓人, 1990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副教授。现任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铁道车辆系专任教师。长期从事铁道机车专业(高职)、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5项,专利5项,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尤其在教材编写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主编或参编教材10部。

前言 电力牵引是我国最主要的轨道交通车辆的牵引方式。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从以往单一的铁路形式发展成为包括高速铁路、城际客运专线、城市地铁和轻轨以及磁悬浮列车等在内的多种形式,通过轨道交通车辆出行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通方式。随着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电力牵引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发展。目前电力牵引系统已经发展到了交直交的交流传动系统,并得到了空前的应用。微机、网络、FPGA和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都在电力牵引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新型的电力牵引和控制系统在不断涌现。 为了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场技术发展同步,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 反映当前电力牵引系统的状态和水平,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深度。 (2) 内容结合实际,将当前实际应用的系统和技术与本书相结合。 (3) 介绍有关方面应用的先进技术。 (4) 对电力牵引系统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以满足从事车辆工程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方向)学生学习和不同层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需求。 (5) 每章后有基本理论知识复习与思考题,方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加以巩固。 全书共分11章,第1章介绍电力牵引传动的发展历程、电力牵引供电方式及供电系统、电力牵引控制系统的类型和电力牵引传动的控制方式; 第2章介绍牵引理论基础; 第3章介绍电力牵引控制系统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 第4章介绍电力牵引变流器; 第5章介绍直流牵引系统; 第6章介绍交流牵引系统; 第7章介绍电气制动控制系统; 第8章介绍黏着控制系统; 第9章介绍电力牵引传动与电磁兼容。另外,...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电力牵引传动的发展历程

1.1.1电力牵引传动控制系统的概念

1.1.2电力牵引传动的发展历程

1.2电力牵引供电方式及供电系统

1.2.1电力牵引供电方式

1.2.2电力牵引供电系统

1.3电力牵引控制系统的类型

1.3.1直流直流(直直)牵引系统

1.3.2交流直流(交直)牵引系统

1.3.3交流直流交流(交直交)牵引系统

1.3.4直流交流(直交)牵引系统

1.4电力牵引传动的控制方式

复习与思考题

第2章牵引理论基础

2.1动轮与钢轨间的黏着与蠕滑

2.1.1黏着

2.1.2蠕滑

2.2牵引力的形成及限制

2.2.1牵引力的形成

2.2.2黏着对牵引力的限制

2.2.3黏着系数的影响因素及计算黏着系数

2.3制动力的产生

2.3.1制动力的概念及制动方法

2.3.2制动力的产生

2.4空转与滑行的产生及黏着的控制

2.4.1空转与滑行的产生及防止

2.4.2黏着控制的意义及分类

2.5牵引运行及特性

2.5.1列车运行过程

2.5.2列车阻力

2.5.3列车牵引特性

复习与思考题

第3章电力牵引控制系统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

3.1普通晶闸管

3.1.1晶闸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1.2晶闸管的特性

3.1.3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3.1.4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3.1.5晶闸管的并...

本书编写的特点:反映当前电力牵引系统的状态和水平,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深度;内容结合实际,将当前实际应用的系统和技术与理论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