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2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27913
出版日期:2023.04.01
印刷日期:2025.01.08
图书责编:付潭蛟
图书分类:教材
当前,伴随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对传统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愈发明显,以数字技术重构产业链与供应链成为行业、企业乃至高校专业教学面对的新课题。高校的学科专业改革与产业、行业技术变革应该保持高度的同步与互动,只有不断强化对包括数字化供应链在内新模式的深度理解,才能使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深度全面赋能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并培养适合我国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书通过对数字化供应链系统的梳理与解析,借助各章节鲜活的行业案例,着力为读者设计体验式学习的场景,使教学活动具有时代性和情境性,帮助读者结合自身感受和认知,逐步构建数字化供应链的知识体系。本书基于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着专业知识“够用、实用、管用”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帮助读者完成从定性分析到模型量化的思维训练,实现理论性与实战性结合、非模型与模型整合的学习目标。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专业、企业数字化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贸易、财务与金融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企业营销人员、管理者、经理人、研究人员、供应链管理师的培训教材和指导工具。
刘常宝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教授,曾完成多个省级及国家级科研和教研项目。
前 言 后疫情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调整期,政府政策 性红利的值域也逐渐放大。疫情客观上助推了我国数字化进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 字化转型成为企业未来发展主要方向,数字技术与管理手段实现深度融合的技术条件已 经初步具备,而由数字技术衍生出诸多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也在逐步颠覆传统业态模 式。数字经济时代,众多企业顺应技术的加持与赋能,实现全产业链、全流程、全周期 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与供应链深度融合逐渐变成现实,两者的天然联系与逻辑关系逐 渐被人们所认识。所以,本书首先把数字技术与管理手段相互赋能的交集功能单元整合 在一起,然后将彼此孤岛式知识模块变成集约模式并进行疏解,保证知识体例与行业发 展的现状及现代企业自身的特性相互对接。 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行业发展及企业岗位的要求为基准和依据,未来企业 传统管理模式将会被企业数字化管理与供应链管理融合后的管理所取代,相应的复合型 人才培养成为最紧迫任务。2021年修订的职业本科专业目录中,许多专业名称发生质 的变化,交叉融合性专业成为新亮点,新名称赋予了新专业更多的时代与技术内涵,其 中包括供应链、区块链、大数据、智能化等核心元素融入,尤其是数字技术的融入。高 校在相应的课程教学中也要倡导专业间的“跨界无界”的思想,将数字技术与传统管理 理论融合成一门完整的课程,并对接相应的现代企业数字化管理实际,使高校的学科专 业建设与企业、行业发展需求相互契合。 本书包括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概述、SRM与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生产运营数字化供 应链、销售数字化供应链管理...
第1章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概述
1.1 数字化供应链概述 ··············································································2
1.1.1 数字化供应链思想的演进 ······································································2
1.1.2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核心 ·································································5
1.1.3 数字化供应链技术应用 ·········································································6
1.1.4 我国行业数字化供应链运用现状与对策 ·····················································7
1.2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内容 ········································································9
1.2.1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与价值分析 ························································9
1.2.2 供应链管理系统架构及设计 ························... 查看详情
本书基于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着专业知识“够用、实用、管用”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帮助读者完成从定性分析到模型量化的思维训练,实现理论性与实战性结合、非模型与模型整合的学习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