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12.9元
印次:2-7
ISBN:9787302044413
出版日期:2002.08.27
印刷日期:2004.08.11
图书责编:张孟青
图书分类:教材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编写的。本教材坚持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具体的问题和任务,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动手实践,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给出相关的系统知识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提高。本书共分5单元安排教学内容:第1单元学习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有关知识;第2单元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第3单元介绍用“资源管理器”管理磁盘文件的知识;第4单元学习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第5单元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本教材由多位在中学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编写,每单元均给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内容上立足基本,由浅入深,定位准确,选材合理,文字流畅,易学易懂,并且已在一年多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改、补充和提高。本教材分第一册和第二册两册,内容涵盖了教育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内容,学时安排可参考“教材使用说明”。
前言 21世纪人类已跨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每一个生活在新世纪的人,都应当努力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信息时代的主人。 我们的学校应当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教育部已做出决定,要求在2001、2003、2005年分三步,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初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要分期分批地在全国高中、初中和小学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大事,对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一门现代科学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范围非常宽广,牵涉到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在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的教育,应该是较为初步的启蒙普及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中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不仅是工具,学习信息技术不仅是单纯地学习一种技能,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现代人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今后人们一切的工作和学习都将依赖于信息技术所构建的环境。 学习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向往,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从小接触和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善于思考、自学能力较强、喜欢动手实践的,他们绝不是只会死背书本的书呆子。 为了推动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我们于2000年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编写了《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在北京和湖南部分学校试用,取...
前言Ⅰ
教材使用说明Ⅲ
第1单元信息技术简介1
第1课无处不在的信息2
第2课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5
第3课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6
第2单元Windows 98的基本操作11
第1课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系统12
第2课窗口操作19
第3课用键盘进行英文输入25
第4课画简单的图画34
第5课编辑修改图画42
第6课用计算机绘图的一些操作技法45
综合任务制作电子图画——祖国万岁53
第3单元用“资源管理器”管理磁盘文件55
第1课“资源管理器”简介56
第2课“资源管理器”的基本操作59
第3课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67
综合任务查找文件76
第4单元文字处理77
第1课输入文稿78
第2课编辑文稿86
第3课在文稿中插入图像92
第4课编辑和修饰文稿99
第5课在文稿中插入文本框106
第6课在文稿中添加表格112第7课编辑修饰表格117
第8课打印文稿120
综合任务制作电子报刊——绿野123
第5单元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25
第1课认识计算机网络126
第2课因特网及其主要功能131
第3课浏览网上信息138
第4课保存网上信息143
第5课网上信息大搜索148
第6课申请电子邮箱154
第7课收发电子邮件159
第8课管理邮箱166
综合任务收集和处理网上信息171
附录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摘要173
附录2英汉词汇对照表176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