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

作者:陈威兵、何松华、彭曙光

丛书名: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规划教材

定价:2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91681

出版日期:2010.03.01

印刷日期:2010.03.25

图书责编:付弘宇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对1G至B3G的各类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关键技术、系统特点、应用方式和业务形式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 介绍了移动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与优化的方法; 也对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融合方式进行了全面探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实用性,力争做到内容全面、语言通俗易懂,同时注意吸纳移动通信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尽量涉及最新出现的技术、协议和规范。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前言 移动通信技术是近30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已经经历了以模拟蜂窝通信为标志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以数字蜂窝通信为标志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以数据通信业务为主要标志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等重要阶段。现在全球正处在全面迈向3G的过程中,B3G/4G技术的研究也正在进行,相关标准化组织已着手制定其标准。我国现时的移动通信发展基本与世界同步,2007年下半年还在上海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B3G/4G实验系统。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通信工程的学生和从业人员提供一本合适的书籍,方便其全面了解各类移动通信系统,特别是最新出现的移动通信技术和规范; 同时,也给相近专业的人员提供一个了解移动通信的窗口。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条理清晰、形式图文并茂。 全书共7章。第1章是对移动通信系统进行总体概述; 第2~5章详细阐述2G至B3G/4G的各类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组成、网络结构、关键技术和业务形式; 第6章讨论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融合方式; 第7章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和优化方法。 本书由陈威兵副教授负责第1章、第4~7章和所有附录的编写工作; 何松华教授负责第2章的编写; 彭曙光副教授负责第3章的编写。研究生程凡永、黄大华、廖云、粟兆伟、符丽枚参与了资料收集和书稿整理工作。此外,清华大学出版社、长沙学院、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对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读者连贯阅读,书中有缩略书写方式的专业术语在正文中只给出了缩略语和中文解释,其英文全称可查阅附录中的...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移动通信概论

1.1移动通信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1.1.1移动通信的历史、现状

1.1.2移动通信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1.1.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2.1蜂窝小区的概念

1.2.2频率复用的几何模型

1.2.3蜂窝系统的组成

1.2.4蜂窝系统中的信道

1.2.5信道分配策略

1.2.6越区切换与位置管理

1.3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1.3.1无绳电话系统

1.3.2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1.3.3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1.3.4分组无线网

1.4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1.4.1多址技术

1.4.2组网技术

1.4.3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特性研究与信道建模技术

1.4.4抗衰落、抗干扰技术

1.4.5调制技术

1.4.6语音编码技术

1.5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

1.5.1国际标准化组织

1.5.2不同地区中的标准化组织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

2.1数字移动通信基本技术

2.1.1数字调制技术

2.1.2数字编码技术

2.1.3ARQ技术

2.2GSM系统概述

2.2.1GSM系统的结构

2.2.2GSM的区域和识别号码

2.2.3GSM业务

2.3GSM的空中接口

2.3.1技术参数

2.3.2空中接口的物理结构

2.4GSM系统控制与管理

2.4.1位置的登记和更新...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