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屋顶
站在屋顶看中国

作者:魏克晶

定价:7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97776

出版日期:2018.04.01

印刷日期:2018.04.28

图书责编:孙元元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大屋顶是中国古建筑的显著特征。该书集作者多年研究、考察和文物建筑修缮实践之成果,系统介绍中国古建筑屋顶的类型、构造、装饰和维护等内容,涵盖全面,图照丰富,既有整体视野,又有细节刻画,是一本适合广大建筑爱好者阅读的通俗建筑读本。

魏克晶(1940—2018)生于四川,1959年到天津市文化局从事文物工作。先后主持天津蓟县黄崖关长城、独乐寺维修,以及天津市多项古建筑的修缮工作。参与“津门十景”评选工作。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会员,天津市建筑学会理事。完成《长城调查报告》《独乐寺现状勘测》《天津市内古建筑维修报告》等撰写任务。参与编写《津门考古》《华夏五千年艺术:营造集》《天津古代建筑》等著作,发表文章百余篇。

前 言 屋顶,又称屋盖,是房屋建筑的冠冕。 屋顶就像人们戴的帽子。帽子有凉帽、暖帽、便帽、礼帽、官帽和军帽等不同式样。戴帽子是人们的生活需要:凉帽可以遮阳荫凉,暖帽可以御寒保暖。日常出行戴便帽,出席礼仪戴礼帽。帽子还是人们社会身份的标志。古代官帽是分等级的。如清代官员的暖帽,以顶珠划分: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为青金,五品为水晶。现代军帽分得更细了:陆、海、空三军,从士兵到将军,各戴不同军种的帽子。古代有一种叫“冕”的帽子,最初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礼帽。后来成为皇帝专用,又称皇冠。屋顶也是这样,由于地域、时代和等级不同,形式、类型多种多样。古代欧洲的希腊、罗马,非洲的埃及,多用石头垒砌宫殿和教堂。门窗砌成圆券或尖拱,屋顶建成半球穹顶或锥形尖顶。中国远古时代黄河、长江流域森林茂密,多用木材构筑房屋。屋顶修成两坡顶或四坡顶。屋面用茅草或草泥。西周发明了砖瓦,南、北朝时期出现琉璃瓦。唐、宋以后,皇家和寺庙屋顶建筑多铺装琉璃瓦,其屋顶又高又大,大约为殿堂高矮的三分之一。 20世纪中叶,人们习惯将中国古代建筑的大坡顶称作“大屋顶”。大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显著的特征。大屋顶不仅高大,还有深的出檐和曲线柔和的屋面。欧美的别墅也用坡顶,铺红瓦,屋面是钭直线,出檐很短。有的还把檐口遮挡住,外砌“女儿墙”。这种红瓦斜直坡顶是小洋楼的特征。大屋顶还有优美的“反宇”和起翘。宇是房檐,本来是斜向下方的,将檐口反方向抬高一点,就是“反宇”。“反宇”是木结构建筑的需要,是必须要做的。木结构建筑的构架用材是木材,木柱最怕潮湿和雨淋。除了加高台基之外,就要把房檐伸得远一些,...

暂无课件

暂无样章

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类型篇./001

一、单体类./004

(一)庑殿顶./004

(二)悬山顶./012

(三)歇山顶./016

(四)硬山顶./023

(五)卷棚顶./024

(六)攒尖顶./029

(六)盝顶./037

(八)盔顶./039

(九)穹窿顶./041

(十)环形顶./042

二、组合类./045

(一)平面组合./045

(二)立面组合./046

(三)复合组合./050

三、其他类./056

(一)古塔的檐顶./056

(二)牌楼的檐顶./066

(三)桥梁上的檐顶./073

第二章.构造篇./079

一、举架./085

二、反宇和起翘./086

三、屋面构造./087

第三章.装饰篇./093

一、吻兽./097

(一)吻兽的种类./097

(二)宫殿吻兽./106

(三)城楼上的吻兽./107

(四)寺庙吻兽./111

(五)南方吻兽./125

二、脊饰./133

(一)琉璃脊饰./133

(二)青瓦脊饰./136

(三)江南脊饰 ./139

(四)藏传佛教建筑脊饰./148

(五)脊饰探源./153

三、瓦饰./163

(一)瓦的种类./163

(二)瓦面装饰 ./165

(三)瓦钉和帽钉装饰./170

四、山面装饰./172

(一)博风板装饰./172

(二)山花./175

(三)山头装饰 ./177

五、顶棚装饰./177

(一)天花./177

(二)藻井./179

六、色彩./183

(一)琉璃瓦的色彩./184

(二)贵州侗寨鼓楼的彩塑...

《中国大屋顶》是作者在多年研究、考察和文物建筑修缮实践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建筑图书,涵盖全面,语言流畅,图照丰富,既有整体视野,又有细节刻画,是一本很好的通俗建筑读本,适合广大建筑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