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深入理解STM32系列单片机基本原理,掌握单片机编程方法、系统设计及开发 单片机初学者的工程案例指南。提供课件、大纲,咨询QQ:2301891038(仅限教师)。

作者:向培素、游志宇、杜诚

丛书名: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49元

印次:1-8

ISBN:9787302604259

出版日期:2022.08.01

印刷日期:2025.06.11

图书责编:王芳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利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讲解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教材。内容涉及嵌入式系统的概念、STM32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最小系统、STM32单片机的片上外设——GPIO、EXTI、USART、通用TIM、I2C、ADC、DMA的设计使用方法。本书符合当前教育部对新工科建设规划要求,满足工科专业认证实践教学要求的教材,适合于物联网、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本科生选用,也可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选用,本书同时可供行业相关技术人员阅读。

向培素是西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副教授,长期从事单片机、微机原理等课程的教学,所讲授的STM32单片机课程曾获2019年西部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三等奖。

前言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各种新的行业应用层出不穷,8位单片机越来越不能满足以上应用需求。随着性价比的不断提高,32位单片机在很多行业取代了8位单片机成为主流机型。STM32系列单片机市场占有率高,技术资料全面丰富,开发成本低,技术更新快,能不断满足新出现的各种需求,在未来应用会更加广泛。 本书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讲解了STM32单片机的原理与设计方法。32位单片机常用的“库函数”设计开发方法与传统8位单片机所使用的寄存器设计开发方法有很大区别,本书例程使用STM32F103固件库开发,所有例程都经过调试,可以实际运行。但由于篇幅所限,书中只提供了程序的核心部分(完整程序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本书页面下载)。单片机的学习离不开实践,选用STM32F103C8T6型号就是因为这种型号的最小系统板价格低廉、内置外设足够学习使用、性价比高、购买方便,可以很容易地自行搭建实验环境。 本书由长期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编写。第1、4章由杜诚编写,第2、3章由游志宇编写,第5~10章由向培素编写,全书由向培素统稿审阅。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资料,在此对所有资料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对没有一一注明出处的作者表示歉意。对于书中所使用的资料没有注明出处或找不到出处的,在此郑重声明,本书内容仅用于教学,其著作权属于原作者,在此一并感谢。 由于时间紧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望广大读者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2022年7月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概述

1.1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1.1.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1.1.2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1.1.3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1.2STM32单片机概述

1.2.1STM32单片机产品系列

1.2.2STM32单片机命名规则

1.2.3STM32F103系列单片机的内部资源

1.3嵌入式单片机的开发流程

1.3.1常用的开发工具

1.3.2单片机的开发流程

1.4单片机的学习方法

第2章STM32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2.1系统架构和存储器组织

2.1.1系统架构

2.1.2存储器组织

2.1.3位带操作

2.1.4启动设置

2.2时钟系统

2.2.1时钟

2.2.2时钟控制库函数

2.3系统时钟配置

2.3.1固件库默认时钟配置

2.3.2STM32单片机复位启动过程

2.3.3基于库函数的时钟配置

2.4系统定时器SysTick

2.4.1SysTick概述

2.4.2SysTick寄存器

2.4.3SysTick库函数

2.4.4SysTick延时实例

2.4.5SysTick分秒定时实例

第3章STM32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3.1STM32F103C8T6单片机

3.1.1STM32F103系列概述

3.1.2STM32F103C8T6引脚定义

3.1.3STM32F103C8T6片内资源

3.2STM32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

(1)基于STM32系列单片机技术资料全面、开发成本低、技术更新快等特点,使用STM32F103取代传统的51单片机作为主要授课内容,精讲单片机知识点。
(2)基于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板价格低廉的特点,读者可以购买并搭建自己的实验板,降低学习成本,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
(3)书中所有示例和实例均为工程实践新技术,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设计思路,使读者快速提升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