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段宝维、刘娜、张燕怡
定价:88元
印次:1-7
ISBN:9787302631194
出版日期:2024.03.01
印刷日期:2025.07.02
图书责编:吴梦佳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依托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紧扣《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2019年6月第1版,2022年8月第4印次,其中第1~4章对应课本必修一,第5~8章对应课本必修二,第9~11章对应课本选择性必修一的相应章节),对于中学物理的力学部分的知识内容、逻辑体系做了系统的梳理和丰富的展开。本书风格类似课堂实录,以聊天的形式娓娓道来,对于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卡点做了巧妙的梳理和解答,以经典习题举例说明高中物理常见问题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在不使用超纲知识的前提下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形象类比和思维点拨。 本书是高度概括的教材与海量习题之间的衔接、过渡、引导与催化,是高中一线物理教师基于中学生知识基础与思维特点的耐心辅导与答疑解惑,类似慈祥长者在饭桌边与自己孩子的平易对话。本书结构新颖,文字活泼幽默,思想深刻自然。 本书适用于高中物理学习的同步指导,也可供学有余力的初中生提前预习、了解高中物理知识,还可作为新入职青年物理教师的“实操攻略”。对于想同孩子交流物理学习的家长,本书可提供很好的引导;对于中学物理教学同行,本书对各“众所周知”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可能不同的视角,可作它山之石。
段宝维,男,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级物理教师,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教练,省学科带头人,从事高中物理教学30多年,连续10年担任人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简称'早培班')物理教学工作,常年资深高三实验班任课教师,学生高考成绩优异。讲课风格生动幽默、直击灵魂、引人深思,擅长用最朴素简洁的语言讲述中学物理概念、规律、思想、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前言 什么是物理学?这个问题似乎太大。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在视频演讲中曾经说自己学习物理十几年并且后来从事物理方面的工作又十几年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认真思考以后给出了非常睿智的回答:“物理学是一种什么都想理解的渴望,或曰野心。”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2019年第1版)中则将其概括为“研究物质(课标补充: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作者补充:变化也是一种运动)规律的科学”,这里的运动显然并不仅仅指位置的变化,还指各种运动的发展变化。 物理学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基于观察与实验,建构物理模型,应用数学等工具,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始终引领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对化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高中物理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赵凯华、张维善老师在《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人教社2006年第 1版)中更简单地概括说:“物理学是自然科...
第1章运动的描述
11位置的确定
12位置的变化
13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
运动:科学起于分类
14位置变化的快慢
15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1中学物理实验
2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3vt图像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
特殊规律
25常考的实验:研究匀变速
直线运动
26自由落体
27习题课
第3章力
3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2重力
33弹力
34关于弹力的一些讨论
35摩擦力
36牛顿第三定律与简单
受力分析
37力的合成与分解
38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
力的合成规律/验证力的
平行四边形定则
39共点力的平衡
310习题课(一)三力平衡
问题再分析
311习题课(二)力的正交
分解法的应用
312习题课(三)整体法与
隔离法
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
41“段子老师”看牛顿
4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43牛顿第二定律
44力学单位制
45超重、失重
46习题课
第5章平抛运动
51曲线运动
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53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54抛体运动的规律
55习题课
第6章圆周运动
61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
62向心力
63向心加速度
6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65离心...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