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主编简介
埃里克•赫希(Eric Hirsch),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商业、艺术与社会学系的人类学教授,长期关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的民族志和历史,重点研究历史性、景观、权力和财产关系等问题,对传统历史观念之外的宇宙观(神话和仪式)与地方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尤其感兴趣,探讨如何阐述包含多种历史的多样世界之间的关系。埃里克•赫希教授在巴布亚高原的最初研究对象是富尤格人,他考察了他们对景观、神话、权力和仪式的看法及其相互联系。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赫希之后又对富尤格人受殖民政府和传教士的影响进行了历史研究,后来的研究重点是当地矿山对富尤格人土地所有权和文化财产观念的影响。著有《殖民单元与仪式单元:巴布亚高原人视野的历史变迁》(1999年)、《巴布亚高原祖灵存在的宇宙论与历史经验》(2021年);合著《人类学的艺术:论文和图表》(1999年)、《组织内部:工作中的人类学家》(2001年)、《交易与创造:美拉尼西亚人的财产守护与刺激》(2004年)、《生育技术:辅助受孕时代的亲属关系》(2005年)、《知道如何知道:田野工作与民族学的当下》(2008年)、《美拉尼西亚人的世界》(2019年)、《顺从:妥协下的文化与网络》(2021年)、《顺从:适应下的文化与网络》(2023年)。
迈克尔•奥汉隆(Michael O'hanlon),英国国家博物馆民族志部的原助理馆长,1998年起任牛津大学皮特•里弗斯博物馆馆长、人类学学院联合院长,2015年荣休。研究方向是视觉人类学、物化和新几内亚民族志,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原地区与瓦吉人区域进行过长期的实地考察。著有《理解肤色:瓦吉人的装饰、展示和社会》(1989年)、《天堂:描绘新几内亚高地》(1993年)和《皮特•里弗斯博物馆:内部世界》(2014年),合编《景观人类学》(1995年)、《狩猎采集者》(2000年)和《身体艺术与现代性》(2007年)。

★ 作者简介
莫里斯•布洛赫(Maurice Bloch)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类学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马达加斯加的民族志和认知人类学。著有《从祝福到暴力》《仪式、历史和权力》和《从猎物到猎人》等。 
阿尔弗雷德•盖尔(Alfred Gell)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类学副教授,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中部进行田野调查。著有《卡索瓦里人的蜕变》《时间人类学》和《意象缠绕:波利尼西亚的纹身》。目前的研究方向是艺术人类学。 
彼得•高(Peter Gow)是曼彻斯特大学的社会人类学讲师,曾在秘鲁和巴西进行田野调查。著有《混血》一书。 
尼古拉斯•格林(Nicholas Green)是东安格利亚大学艺术史和音乐学院的艺术和文化史讲师。著有《自然的奇观:19世纪法国的景观和资产阶级文化》一书。 
卡罗琳•汉弗莱(Caroline Humphrey)是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的讲师,同时也担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员。研究方向是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北方当代的社会转型,著有《卡尔•马克思式的集体合作:西伯利亚集体农场的经济、社会和宗教》一书。
罗伯特•莱顿(Robert Layton)是达勒姆大学的人类学教授。研究方向是艺术人类学、原住民权利、社会变迁和社会进化。出版《乌鲁鲁:艾尔斯岩的原住民历史》和《澳大利亚岩石艺术:新的综合视野》等著作。
霍华德•莫菲(Howard Morphy)是牛津大学社会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的人类学讲师,同时担任皮特•里弗斯博物馆的馆长。研究方向是艺术和物质文化,以及澳大利亚民族志。著有《与祖先的关联》一书。
克里斯托弗•平尼(Christopher Pinney)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南亚人类学讲师。他曾在印度中部乡村的产业工人中进行田野调查,并发表了关于早期人类学摄影和当代印度摄影的文章。目前正在开展一项关于“批量生产的印度教流行艺术品”的历史学和民族志研究。
汤姆•塞尔温(Tom Selwyn)是伦敦罗汉普顿研究所的社会人类学高级讲师,与人联合讲授旅游人类学的研究生课程,并负责一项旅游业对欧洲共同体(欧盟前身)的社会和文化影响的项目。塞尔温的研究兴趣还包括南亚和中东,以及政治人类学和象征主义,著有《旅游图像:旅游业中的神话和神话制造》一书。
克里斯蒂娜•托伦(Christina Toren)是布鲁内尔大学的人类学和心理学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作为微观历史过程的认知,她尤其关注斐济,并在那里做了深入的调查。著有《理解等级制度:作为斐济社会过程的认知》一书。

★ 译者简介
徐桐,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东京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为文化景观与城乡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思辨性、景观人类学。出版专著《迈向文化性保护:遗产地的场所精神与社区角色》,合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中国文物古迹保护思想史研究文集》《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年度观察报告》等。
周丹丹,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乡村人类学、景观人类学、农业文化遗产及历史人类学。出版专著《风景的商品化与民间社会的自我保护:肇兴侗寨个案》,合著《费孝通与中国历史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