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
1.1.1图像与数字图像
1.1.2数字图像处理
1.2数字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的起源和发展
1.3数字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的基本步骤
1.3.1数字图像处理的步骤
1.3.2图像通信的基本步骤
1.4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4.1图像处理系统
1.4.2图像通信系统
1.5数字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的应用
1.5.1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1.5.2图像通信的应用
小结
第2章视觉与色度学基础
2.1视觉成像基础
2.1.1人眼的构造与基本作用
2.1.2图像与视觉的形成
2.1.3人眼视觉属性
2.2图像的感知与获取
2.2.1图像传感器与二维成像原理
2.2.2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
2.3三基色原理
2.3.1RGB与CMY(CMYK)
2.3.2彩色三要素
2.4色彩模型
2.4.1RGB模型
2.4.2CMY模型
2.4.3HSI模型
2.4.4YUV相关色彩空间模型
小结
第3章数字图像基础
3.1连续图像的数学描述
3.2图像的取样与量化
3.2.1取样
3.2.2二维取样定理
3.2.3取样对数字图像效果评价的影响
3.2.4图像的量化和编码
3.2.5数字图像表示
3.2.6像素间的一些基本关系
3.3数字图像的文件格式与数据结构
3.3.1BMP图像格式
3.3.2GIF图像文件格式
3.3.3JPEG图像文件格式
3.3.4TIFF图像格式
3.3.5PNG格式
3.3.6SVG格式
3.3.7RAW格式
3.3.8PSD格式
3.4数字成像设备
3.4.1数码相机
3.4.2扫描仪
3.4.3图像采集卡
3.5灰度直方图
3.5.1概念
3.5.2直方图的性质
3.5.3直方图的应用
小结
第4章图像变换
4.1图像变换的预备知识
4.1.1信号的正交变换
4.1.2图像正交变换的意义
4.2傅里叶变换
4.2.1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4.2.2一般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4.2.3二维DFT及其反变换
4.2.4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4.3小波变换
4.3.1连续小波变换
4.3.2离散小波变换
4.4其他正交变换
4.4.1离散余弦变换
4.4.2离散沃尔什变换
4.4.3离散哈达玛变换
4.4.4离散KL变换
小结
第5章图像增强
5.1点运算及其应用
5.1.1直接灰度变换
5.1.2直方图修正法
5.1.3图像间运算
5.2空间域图像增强
5.2.1空间域平滑
5.2.2空间域锐化
5.3频域增强
5.3.1频率域平滑
5.3.2频率域锐化
5.3.3同态滤波增强
5.4彩色增强
5.4.1伪彩色增强
5.4.2真彩色增强
小结
第6章图像恢复
6.1图像恢复与图像增强
6.2图像退化与恢复模型
6.3逆滤波
6.3.1解析法
6.3.2代数法
6.3.3相关讨论
6.4二维信号的恢复
6.4.1维纳滤波
6.4.2约束最小二乘方滤波器
6.4.3几何均值滤波
6.5奇异退化与坏条件系统
6.5.1奇异退化
6.5.2坏条件系统
6.6常见退化模型与恢复
6.6.1噪声模型
6.6.2噪声存在下的唯一空间滤波器
6.6.3周期噪声及频域滤波周期噪声削减
6.6.4几何变换
6.7退化函数的估计
6.7.1图像观察估计法
6.7.2试验估计法
6.7.3模型估计法
小结
第7章二值图像与数学形态学方法
7.1基本概念
7.1.1集合论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7.1.2二值图像的逻辑运算
7.1.3结构元素
7.2膨胀与腐蚀
7.2.1膨胀
7.2.2腐蚀
7.2.3膨胀与腐蚀的对偶性
7.3开启与闭合
7.3.1开启
7.3.2闭合
7.3.3开启和闭合的对偶性
7.4击中与击不中变换
7.5二值形态学实用算法
7.5.1边缘提取
7.5.2区域填充
7.5.3细化
7.5.4骨架提取
7.6灰度图像扩展
小结
第8章图像分割
8.1图像分割的意义
8.2边缘检测与跟踪
8.2.1边缘检测
8.2.2边缘跟踪
8.3区域分割与区域生长
8.3.1区域分割
8.3.2区域生长
8.3.3分裂合并
小结
第9章图像编码与压缩
9.1编码基本理论与图像保真度
9.1.1图像数据压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9.1.2图像编码压缩技术的分类
9.1.3图像保真度准则
9.2图像的统计特性
9.2.1图像的自相关函数
9.2.2图像差值信号的统计特性
9.2.3频率域上的统计特性
9.3统计编码方法
9.3.1与统计编码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9.3.2图像的信息熵
9.3.3图像冗余度和编码效率
9.3.4霍夫曼编码
9.3.5费诺—香农编码
9.3.6算术编码
9.3.7行程编码
9.4预测编码
9.4.1线性预测编码
9.4.2非线性预测编码
9.5正交变换编码
9.5.1变换编码原理
9.5.2正交变换的性质
9.5.3变换编码的数学分析
9.5.4最佳变换与准最佳变换
9.6量化
9.6.1标量量化
9.6.2矢量量化
9.6.3量化压缩机理
9.7静止图像与运动图像编码
9.7.1静止图像编码
9.7.2运动图像编码
9.8图像编码标准
9.8.1静止图像压缩标准简介
9.8.2运动图像压缩编码标准简介
9.8.3H.263标准
9.8.4H.264标准
小结
第10章图像通信系统
10.1图像通信对通信网的要求
10.1.1图像通信的特点
10.1.2图像通信对通信网的要求
10.2图像通信系统组成
10.2.1图像通信系统模型
10.2.2图像通信系统架构
10.2.3服务端系统
10.2.4传输网络
10.2.5图像通信系统终端
小结
第11章流媒体技术
11.1流媒体定义
11.1.1流媒体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11.1.2流媒体技术的优点
11.2流媒体系统文件
11.2.1压缩媒体文件
11.2.2流媒体文件
11.2.3媒体文件发布格式
11.3流媒体通信原理
11.3.1流式传输基础
11.3.2流媒体技术原理
11.3.3流媒体播放方式
11.4流媒体系统的构成
小结
第12章多媒体实时通信协议
12.1实时传输/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12.1.1实时传输协议
12.1.2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12.2实时流协议
12.2.1简介
12.2.2协议参数
12.2.3RTSP消息
12.2.4连接
12.2.5RTSP状态机
12.2.6RTSP与RTP的交互
12.3资源预订协议
12.3.1RSVP协议基础
12.3.2数据流
12.3.3预留模型
12.3.4RSVP消息
12.3.5合并流规范
12.3.6软状态
12.3.7RSVP隧道
12.3.8RSVP小结
12.4RTP/RTCP、RTSP和RSVP的联系
小结
第13章图像通信系统的应用
13.1视频会议系统
13.1.1概述
13.1.2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
13.1.3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
13.2视频点播系统
13.2.1概述
13.2.2视频点播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3.2.3视频点播系统分类
13.2.4视频点播系统结构
13.3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13.3.1概述
13.3.2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3.3.3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设计
小结
附录A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算法的C#程序实现
A1C#简要介绍
A2利用C#建立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框架
A3图像文件的读入与保存
A3.1读入图像文件到图片框
A3.2图像的保存
A4图像的基本处理
A4.1图像的灰度化
A4.2图像的亮度调节
A4.3对比度调节
A4.4色调、饱和度和强度调节
A4.5图像的二值化
A4.6在图像中添加随机噪声
A4.7图像缩小
A4.8灰度线性变换
A4.9显示彩色图像的单个颜色通道图像
A5图像的平滑
A5.1四邻域平均
A5.2八邻域平均
A5.3最大值滤波
A5.4最小值滤波
A5.5中值滤波
A5.6修正平均滤波
A6图像锐化
A6.1水平垂直差分法
A6.2soble算子
A6.3robert算子
A6.4prewitt算子
A6.5拉普拉斯算子
A6.6robinson算子
A6.7kirsch算子
A7图像的数学形态学处理
A7.1膨胀函数
A7.2腐蚀函数
A7.3二值图像的膨胀
A7.4二值图像的腐蚀
A7.5二值图像的开启
A7.6二值图像的闭合
A7.7二值图像的边缘提取
A7.8灰度图像的膨胀
A7.9灰度图像的腐蚀
A8图像的其他处理
A8.1负像变换
A8.2霓虹变换
A8.3浮雕变换——阴刻
A8.4雕刻变换——阳刻
A8.5伪彩色处理
A8.6马赛克处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