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Java Web技术概述
1.1Internet与万维网
1.1.1主机和IP地址
1.1.2域名和DNS
1.1.3万维网概述
1.1.4服务器和浏览器
1.2Web常用技术
1.2.1HTTP概述
1.2.2URL和URI
1.2.3HTML和XML概述
1.2.4CSS概述
1.2.5JavaScript
1.3服务器资源
1.3.1主动资源与被动资源
1.3.2静态文档和动态文档
1.3.3服务器端动态Web文档技术
1.3.4客户端动态Web文档技术
1.4Tomcat服务器
1.4.1Tomcat下载与安装
1.4.2Tomcat的安装目录
1.4.3测试Tomcat
1.4.4配置Tomcat的服务端口
1.4.5Tomcat的启动和停止
1.5Servlet与JSP入门
1.5.1Servlet
1.5.2Web容器
1.5.3JSP页面
1.6MVC设计模式
1.6.1Model 1体系结构
1.6.2Model 2体系结构
小结
习题
第2章Servlet技术模型
2.1Servlet API
2.1.1javax.servlet包
2.1.2javax.servlet.http包
2.2Servlet生命周期
2.2.1加载和实例化Servlet
2.2.2初始化Servlet
2.2.3为客户提供服务
2.2.4销毁和卸载Servlet
2.3分析请求
2.3.1HTTP请求结构
2.3.2发送HTTP请求
2.3.3处理HTTP请求
2.3.4分析请求
2.3.5请求转发
2.3.6使用请求对象存储数据
2.3.7实例: 一个简单的考试系统
2.3.8文件上传
2.4发送响应
2.4.1HTTP响应结构
2.4.2输出流与内容类型
2.4.3设置响应头
2.4.4响应重定向
2.4.5发送状态码和错误消息
2.5Web应用程序及结构
2.5.1Web应用程序
2.5.2应用服务器
2.5.3Web应用程序的结构
2.6部署描述文件
2.6.1DD文件的定义
2.6.2<servlet >元素
2.6.3<servletmapping >元素
2.6.4<welcomefilelist>元素
2.7@WebServlet和@WebInitParam注解
2.8ServletConfig接口
小结
习题
第3章Servlet容器模型
3.1ServletContext接口
3.1.1得到ServletContext引用
3.1.2获取应用程序的初始化参数
3.1.3通过ServletContext对象获得资源
3.1.4登录日志
3.1.5使用RequestDispatcher实现请求转发
3.1.6使用ServletContext对象存储数据
3.1.7检索Servlet容器的信息
3.2会话管理
3.2.1理解状态与会话
3.2.2会话管理机制
3.2.3HttpSession API
3.2.4使用HttpSession对象
3.2.5会话超时与失效
3.3Cookie及其应用
3.3.1Cookie API
3.3.2向客户端发送Cookie
3.3.3从客户端读取Cookie
3.3.4Cookie的安全问题
3.3.5实例: 用Cookie实现自动登录
小结
习题
第4章JSP技术模型
4.1JSP语法概述
4.1.1JSP脚本元素
4.1.2JSP指令
4.1.3JSP动作
4.1.4表达式语言
4.1.5JSP注释
4.2JSP页面生命周期
4.2.1JSP页面也是Servlet
4.2.2JSP生命周期阶段
4.2.3JSP生命周期方法示例
4.2.4理解页面转换过程
4.2.5理解转换单元
4.3理解page指令属性
4.3.1import属性
4.3.2contentType和pageEncoding属性
4.3.3session属性
4.3.4errorPage与isErrorPage属性
4.3.5在DD中配置错误页面
4.3.6language与extends属性
4.3.7buffer与autoFlush属性
4.3.8info属性
4.4JSP脚本元素
4.4.1变量的声明及顺序
4.4.2使用条件和循环语句
4.4.3请求时属性表达式的使用
4.5JSP隐含变量
4.5.1request与response变量
4.5.2out变量
4.5.3application变量
4.5.4session变量
4.5.5pageContext变量
4.5.6page变量
4.5.7config变量
4.5.8exception变量
4.6作用域对象
4.6.1应用作用域
4.6.2会话作用域
4.6.3请求作用域
4.6.4页面作用域
4.7JSP组件包含
4.7.1静态包含: include指令
4.7.2动态包含: include动作
4.7.3使用<jsp:forward>动作
4.7.4实例: 使用包含设计页面布局
4.8JavaBeans
4.8.1JavaBeans规范
4.8.2使用<jsp:useBean>动作
4.8.3使用<jsp:setProperty>动作
4.8.4使用<jsp:getProperty>动作
4.8.5JavaBeans应用示例
4.8.6实现MVC模式的一般步骤
小结
习题
第5章表达式语言
5.1理解表达式语言
5.1.1表达式语言的调用
5.1.2表达式语言的功能
5.1.3表达式语言与JSP表达式的区别
5.2使用EL运算符
5.2.1算术运算符
5.2.2关系与逻辑运算符
5.2.3条件运算符
5.2.4empty运算符
5.2.5属性与集合元素访问运算符
5.3使用EL访问数据
5.3.1访问作用域变量
5.3.2访问JavaBeans属性
5.3.3访问集合元素
5.3.4访问EL的隐含变量
小结
习题
第6章JSP标签技术
6.1自定义标签的开发
6.1.1标签扩展API
6.1.2自定义标签的开发步骤
6.1.3SimpleTag接口及其生命周期
6.1.4SimpleTagSupport类
6.2理解TLD文件
6.2.1<taglib>元素
6.2.2<uri>元素
6.2.3<tag>元素
6.2.4<attribute>元素
6.2.5<bodycontent>元素
6.3几种类型标签的开发
6.3.1空标签的开发
6.3.2带属性标签的开发
6.3.3带标签体的标签
6.3.4迭代标签
6.3.5在标签中使用EL
6.3.6使用动态属性
6.3.7编写协作标签
6.4JSP标准标签库
6.4.1JSTL概述
6.4.2JSTL核心标签库
6.4.3通用目的标签
6.4.4条件控制标签
6.4.5循环控制标签
6.4.6URL相关的标签
小结
习题
第7章JDBC数据库访问
7.1JDBC技术概述
7.1.1数据库访问的两层和三层模型
7.1.2JDBC驱动程序
7.1.3安装JDBC驱动程序
7.2传统的数据库连接方法
7.2.1加载驱动程序
7.2.2建立连接对象
7.2.3创建语句对象
7.2.4获得SQL语句的执行结果
7.2.5关闭建立的对象
7.2.6简单的应用示例
7.3JDBC API介绍
7.3.1Connection接口
7.3.2Statement接口
7.3.3ResultSet接口
7.3.4可滚动与可更新的ResultSet
7.4预处理语句
7.4.1创建PreparedStatement对象
7.4.2使用PreparedStatement对象
7.5连接池与数据源
7.5.1连接池与数据源介绍
7.5.2配置数据源
7.6DAO设计模式
7.6.1设计传输对象
7.6.2设计DAO对象
7.6.3使用DAO对象
小结
习题
第8章Servlet高级应用
8.1Web监听器
8.1.1监听ServletContext事件
8.1.2监听请求事件
8.1.3监听会话事件
8.1.4事件监听器的注册
8.2Web过滤器
8.2.1什么是过滤器
8.2.2过滤器API
8.2.3一个简单的过滤器
8.2.4@WebFilter注解
8.2.5在DD中配置过滤器
8.3Servlet的多线程问题
8.4Servlet的异步处理
8.4.1概述
8.4.2异步调用Servlet的开发
8.4.3实现AsyncListener接口
小结
习题
第9章Web安全性入门
9.1Web安全性措施
9.1.1理解验证机制
9.1.2验证的类型
9.1.3基本验证的过程
9.1.4声明式安全与编程式安全
9.2安全域模型
9.2.1安全域概述
9.2.2定义角色与用户
9.3定义安全约束
9.3.1安全约束定义
9.3.2安全验证示例
9.4编程式的安全
小结
习题
第10章AJAX技术基础
10.1Web 2.0与AJAX技术概述
10.1.1什么是AJAX
10.1.2AJAX相关技术简介
10.2XMLHttpRequest对象
10.2.1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
10.2.2XMLHttpRequest的属性
10.2.3XMLHttpRequest的方法
10.2.4一个简单的示例
10.2.5AJAX的交互模式
10.2.6使用innerHTML属性创建动态内容
10.3DOM和JavaScript
10.3.1什么是DOM
10.3.2DOM与JavaScript
10.3.3使用DOM动态编辑页面
10.3.4发送请求参数
10.4AJAX的常用应用
10.4.1表单数据验证
10.4.2动态加载列表框
10.4.3创建工具提示
10.4.4动态更新Web页面
小结
习题
第11章Hibernate框架基础
11.1ORM与Hibernate
11.1.1数据持久化与ORM
11.1.2Hibernate软件包简介
11.2第一个Hibernate程序
11.2.1准备数据库表
11.2.2定义持久化类
11.2.3定义映射文件
11.2.4编写配置文件
11.2.5编写测试程序
11.2.6Hibernate的自动建表技术
11.2.7HibernateUtil辅助类
11.2.8测试类的开发
11.3Hibernate框架结构
11.3.1Hibernate的体系结构
11.3.2理解持久化对象
11.3.3Hibernate的核心组件
11.3.4持久化对象的状态
11.4Hibernate核心API
11.4.1Configuration类
11.4.2SessionFactory接口
11.4.3Session接口
11.4.4Transaction接口
11.4.5Query接口
11.5映射文件详解
11.6配置文件详解
11.6.1hibernate.properties
11.6.2hibernate.cfg.xml
11.7关联映射
11.7.1实体关联类型
11.7.2单向关联和双向关联
11.7.3关联方向与查询
11.7.4一对多关联映射
11.7.5一对一关联映射
11.7.6多对多关联映射
11.8组件属性映射
11.9继承映射
11.9.1所有类映射成一张表
11.9.2每个子类映射成一张表
11.9.3每个具体类映射成一张表
11.10Hibernate数据查询
11.10.1HQL查询概述
11.10.2查询结果处理
11.10.3HQL的from子句
11.10.4HQL的select子句
11.10.5HQL的聚集函数
11.10.6HQL的where子句
11.10.7HQL的order by子句
11.10.8HQL的group by子句
11.10.9带参数的查询
11.10.10关联和连接
11.11其他查询技术
11.11.1条件查询
11.11.2本地SQL查询
11.11.3命名查询
小结
习题
第12章Struts 2框架基础
12.1Struts 2框架概述
12.1.1Struts 2框架的组成
12.1.2Struts 2开发环境的构建
12.1.3Struts 2应用的开发步骤
12.1.4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
12.1.5动作类
12.1.6配置文件
12.1.7模型驱动和属性驱动
12.2注册/登录系统
12.2.1定义持久化类
12.2.2持久层实现
12.2.3定义Action动作类
12.2.4创建结果视图
12.2.5修改struts.xml配置文件
12.2.6运行应用程序
12.3OGNL
12.3.1ValueStack栈
12.3.2读取Object Stack中对象的属性
12.3.3读取Stack Context中对象的属性
12.3.4使用OGNL访问数组元素
12.3.5使用OGNL访问List类型的属性
12.3.6使用OGNL访问Map类型的属性
12.4Struts 2常用标签
12.4.1常用数据标签
12.4.2控制标签
12.4.3表单UI标签
12.4.4模板与主题
12.5用户输入校验
12.5.1使用Struts 2校验框架
12.5.2使用客户端校验
12.5.3编程实现校验
12.5.4使用Java注解校验
12.6Struts 2的国际化
12.6.1国际化
12.6.2属性文件
12.6.3属性文件的级别
12.6.4Action的国际化
12.6.5JSP页面国际化
12.6.6实例: Action属性文件应用
12.6.7实例: 全局属性文件应用
12.7用Tiles实现页面布局
12.7.1安装所需的工具和库
12.7.2在web.xml中配置Tiles
12.7.3创建模板页面
12.7.4创建titles.xml定义文件
12.7.5创建LoginAction类
12.7.6创建struts.xml文件
12.7.7创建JSP页面
12.7.8运行应用程序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