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篇管理基础篇

第1章导论

1.1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4)

1.1.1管理的定义(4)

1.1.2管理的基本特征(5)

1.1.3不同管理层次对管理者素质结构的要求(7)

1.2管理的性质、作用与地位(10)

1.2.1管理的性质(10)

1.2.2管理的作用(12)

1.2.3企业管理的地位(12)

1.3管理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及学习方法(13)

1.3.1管理学及其特点  (13)

1.3.2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3)

1.3.3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重要性(14)

1.3.4管理学的学习方法(15)

1.4管理的基本原理(16)

1.4.1管理原理的概念(16)

1.4.2管理的基本原理(16)

课后训练(19)

第2章管理学的演进与发展

2.1管理发展史概述(22)

2.2早期管理活动和管理实践阶段(24)

2.2.1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24)

2.2.2早期的管理活动(24)

2.3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25)

2.3.1关于管理职能、原则的研究(25)

2.3.2关于具体管理技术和方法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26)

2.4管理学产生与形成阶段(27)

2.4.1美国出现“管理运动”的必然性及其意义(27)

2.4.2科学管理——泰勒及其同时代人(29)

2.5管理科学理论(47)

2.5.1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47)

2.5.2管理科学理论的局限性(49)

2.6现代管理丛林(49)

2.6.1管理过程学派(50)

2.6.2社会合作系统学派(51)

2.6.3经验或案例学派(53)

2.6.4社会技术系统学派(54)

2.6.5人际关系行为学派(54)

2.6.6群体行为学派(55)

2.6.7决策理论学派(55)

2.6.8沟通(信息)中心学派(56)

2.6.9管理数学(管理科学)学派(56)

2.6.10经理角色学派(56)

课后训练(59)

第3章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3.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及其特征(61)

3.1.1中国古代管理实践(62)

3.1.2中国古代名家的管理思想(63)

3.1.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67)

3.2中国近代企业管理的演进与发展(72)

课后训练(77)

第2篇管理职能篇

第4章计划

4.1计划与计划工作(82)

4.1.1计划的含义(82)

4.1.2计划工作的含义及内容(82)

4.1.3计划工作的特征(83)

4.1.4计划工作的作用(83)

4.1.5计划的类型(85)

4.1.6计划工作的程序(87)

4.1.7计划编制的方法与技术(89)

4.2决策(94)

4.2.1计划与决策(94)

4.2.2决策的定义(94)

4.2.3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95)

4.2.4决策的合理性标准(97)

4.2.5决策的类型(100)

4.2.6决策程序(101)

4.2.7决策的方法(102)

4.3目标管理(108)

4.3.1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特点(108)

4.3.2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10)

4.3.3目标管理的实施程序(111)

4.4战略管理(112)

4.4.1战略的概念与特征(112)

4.4.2战略管理(115)

4.4.3制定战略的方法(119)

课后训练(123)

第5章组织

5.1组织与组织工作(126)

5.1.1组织的含义(126)

5.1.2组织工作的含义、特点与内容(126)

5.2组织结构及其设计(129)

5.2.1组织结构的定义(129)

5.2.2组织结构的类型(129)

5.2.3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39)

5.3部门划分(144)

5.3.1划分部门的原则(144)

5.3.2部门划分的方法(145)

5.4人员配备(148)

5.4.1人员配备的含义(150)

5.4.2人员配备应遵循的原理(150)

5.4.3主管人员选聘的途径(151)

5.4.4选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52)

5.5职权分配与职权关系(154)

5.5.1职权的种类(154)

5.5.2正确处理三种职权之间的关系(154)

5.5.3职权分配(155)

5.5.4集权与分权(156)

5.5.5授权(158)

5.6组织协调与组织变革(160)

5.6.1组织协调(160)

5.6.2组织变革(161)

5.6.3组织变革的原因(161)

5.7企业文化(163)

5.7.1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背景(163)

5.7.2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内容(164)

5.7.3企业文化的功能(167)

5.7.4企业文化的塑造(168)

课后训练(171)

第6章激励

6.1激励与激励模式(174)

6.1.1激励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74)

6.1.2激励模式(174)

6.1.3激励要素(175)

6.1.4工作动机与工作效率(177)

6.2激励理论(178)

6.2.1内容型激励理论(178)

6.2.2过程型激励理论(183)

6.2.3行为改造理论(188)

6.3当代激励理论的综合(190)

6.4激励方法(192)

6.4.1物质利益激励(192)

6.4.2社会心理激励(196)

6.4.3工作激励(199)

课后训练(203)

第7章领导与沟通

7.1领导与领导职能(206)

7.1.1领导的概念及其实质(206)

7.1.2领导与管理的关系(207)

7.1.3领导的地位和作用(211)

7.2领导者权力和影响力的来源(212)

7.2.1领导者的权力构成(212)

7.2.2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213)

7.3人性假设理论(217)

7.3.1“经济人”假设(217)

7.3.2“社会人”假设(218)

7.3.3麦格雷戈的XY理论(218)

7.3.4沙因的“复杂人”假设(220)

7.3.5人性的特点(221)

7.4领导方式(221)

7.4.1管理学家怀特和李皮特的观点(222)

7.4.2管理学家利克特的观点(222)

7.5典型的领导理论(223)

7.5.1特质理论(Traittheory)(223)

7.5.2行为理论(226)

7.5.3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229)

7.6协调(233)

7.6.1协调的概念与作用(233)

7.6.2协调的原则(235)

7.6.3协调的内容(235)

7.6.4协调的方法与途径(236)

7.7沟通(236)

7.7.1沟通的概念与过程(237)

7.7.2沟通的意义(238)

7.7.3沟通的类型(239)

7.7.4沟通的障碍(241)

7.7.5改善沟通的途径(244)

课后训练(247)

第8章控制

8.1控制与控制工作(248)

8.1.1控制的含义(248)

8.1.2控制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249)

8.1.3控制的基础与前提(250)

8.1.4控制工作的原理(250)

8.2控制类型(251)

8.2.1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即时控制(251)

8.2.2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253)

8.2.3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254)

8.3控制的过程(254)

8.4控制技术与方法(256)

8.4.1预算控制(256)

8.4.2非预算控制方法(259)

课后训练(261)

第3篇管理创新篇

第9章创新理论

9.1管理创新概述(268)

9.1.1创新的概念及含义(268)

9.1.2管理创新的意义(271)

9.1.3创新和维持的关系(272)

9.2创新性思维(272)

9.2.1创新性思维的含义(272)

9.2.2创新性思维的基本特征(273)

9.2.3创新的原则(278)

9.3管理创新的阻力与克服(279)

9.3.1管理创新的阻力(279)

9.3.2创新阻力的克服(280)

9.4管理创新的内容与过程(284)

9.4.1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284)

9.4.2创新的过程(287)

课后训练(289)

第10章管理新思潮

10.1企业管理创新的八大趋势(291)

10.2企业流程再造(293)

10.2.1企业流程再造的概念(293)

10.2.2企业流程再造理论的产生背景(294)

10.2.3企业流程再造的特点(295)

10.3学习型组织(295)

10.3.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296)

10.3.2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诞生(296)

10.3.3学习型组织的内函(297)

10.3.4学习型组织的特点(298)

10.3.5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299)

10.4知识管理(301)

10.5企业资源计划(302)

10.6顾客关系管理(303)

10.7供应链管理(304)

10.8比较管理(305)

课后训练(308)

参考文献(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