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人格理论:从日常观察到系统理论11人格理论的五个目标12为什么要学习人格心理学13定义人格14有关人格的问题: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15科学地回答人格问题:结构、过程、发展和治疗性改变16人格理论中的重要问题17评价人格理论18人格理论简介
第2章人格心理学的科学研究21人格心理学的数据22研究目标:信度、效度、伦理23三种研究策略24人格理论和人格研究25人格评估和吉姆的案例
第3章心理动力学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精神分析理论3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生平事略32弗洛伊德的人性观33弗洛伊德的人格科学观3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第4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应用、相关理论概念和当代研究41精神分析人格评估:投射测验42精神病理学43心理改变44吉姆的案例45相关理论概念和最新进展46批判性评价
第5章现象学理论:卡尔·罗杰斯以个人为中心的人格理论51卡尔·罗杰斯:生平事略52罗杰斯的人性观53罗杰斯对人格科学的观点54卡尔·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第6章罗杰斯现象学理论:应用、相关理论概念与当代研究[1][2][1]61临床应用62吉姆的案例63相关的理论概念64理论与研究的最新进展65批评性评价
第7章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艾森克和卡特尔71特质理论学家视角72特质理论的人性观73特质理论的人格科学观74人格的特质理论:特质理论家共同的基本观点75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76确定基本特质维度:因素分析77卡特尔的因素分析特质理论78艾森克的三因素理论
第8章特质理论:五因素模型—人格特质方法的应用与评价81五因素人格模型:研究证据82五因素人格理论83成长与发展84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因素?六因素模型85大五模型的应用86吉姆的案例87人与情境的争议88批判性评价
第9章人格的生物学基础91气质92进化、进化心理学和人格93基因与人格94情绪、情感与大脑95可塑性:生物学作为原因和结果96“高级”心理功能的神经科学研究
第10章人格的行为主义学习取向101行为主义的人性观102行为主义的人格科学观103华生、巴甫洛夫和经典性条件作用104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105批判性评价
第11章认知理论: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人格理论111凯利的生平事略112凯利的人格科学观113凯利的人性观114凯利的人格理论115临床应用116吉姆的案例117相关观点和新进展118批判性评价
第12章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和米歇尔121社会认知理论与前人理论的关系122生平事略123社会认知理论人性观124社会认知理论的科学人格观125社会认知理论的人格结构126社会认知理论的人格过程127社会认知理论的成长和发展观
第13章社会—认知理论:应用、相关理论概念和当代研究131人格的认知成分:信念、目标和评价标准132压力与应对133吉姆的案例134批判性评价135主要贡献与总结
第14章情境中的人格:人际关系、文化和毕生发展141人际关系142面临学业和社会的挑战:乐观策略和防御性悲观主义143情境中的人格一致性144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人格发展145人格功能的毕生发展146文化中的个体147情境中的人格实践148总结
第15章评估人格理论和研究151有关结构、过程、发展和治疗性改变152吉姆的案例153他们做得怎么样?对人格的批判性评价154最后的总结:理论作为工具箱〖=(〗12445512151620212628363740404245456868737680829510010110210410411611712112312813413914014014114214314614715115916016616917117117317617818318418919420220620721021121121422223023423523623723824925025225325825825926126226226927228428529830230430630830931231331531631732032432632632933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