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创业维艰·
(创业期,1987—1996 年,10 年)
第一章 一粒种子
(种子期,1987—1988 年,2 年)
1987 年 华为公司成立
1988 年 混沌的小微企业
第二章 初入江湖
(初创期,1989—1993 年,5 年)
1989 年 第一款自主产品问世
1990 年 被迫实现从研发到生产的突破
1991 年 快速迭代,快速验证,快速探索方向
1992 年 切换赛道,进入高附加值快车道
1993 年 C&C08,一只会生金蛋的鸡
初创期总结
第三章 鸿鹄之志
(发展期,1994—1996 年,3 年)
1994 年 管理的起点:市场部推行ISO 9000
1995 年 启动管理体系变革,实现从观念到组织的五个转变
1996 年 第二次创业规划:国际接轨十年三步走
·第二部分 15 年巨大管理变革工程·
(成长期,1997—2011 年,15 年)
第四章 大飞跃式超大规模增长时期
(1997—1999 年,3 年)
1997 年 Hay Group 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IBM 的管理诊断
1998 年 第二次创业元年,定海神针——《华为基本法》
1999 年 与众不同的对创新的理解和实践
第五章 凤凰涅槃的困难时期
(国际化初期,2000—2003 年,4 年)
2000 年 英雄化与去英雄化,职业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
2001 年 华为的冬天——变局、困局与破局
2002 年 崩溃的边缘——勇气、智慧和信念
2003 年 静待冬逝春转:一面抵抗严冬,一面思考商业模式和流程的本质
第六章 全面国际化时期
(从海外新兴市场走向发达市场,2004—2011 年,8 年)
2004 年 核心价值观的系统阐述与EMT 轮值主席制
2005 年 思科事件的启发:知识产权与友商意识
2006 年 洋葱头文化——开放、继承与思辨
2007 年 权力体系的变革:计划权、预算权、核算权的陆续下放
2008 年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从大一统走向差异化
2009 年 铁三角牵引组织变革,主业务流指引流程优化
2010 年 详解“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管理模式
2011 年 轮值CEO 制度,华为治理体系的新阶段
·第三部分 从领航者走向无人区·
(成熟期,2012 年至今)
第七章 全球化架构
(构建全球化组织模式和经营模式,2012—2014 年,3 年)
2012 年 主航道,主流程,主战场——业务、组织架构和流程优化
2013 年 对外建设全球化能力中心,对内提升组织活力
2014 年 打通部门墙的两大利器:端到端与流程责任制
第八章 无人区探索
(仰望星空,开放合作,2015—2018 年,4 年)
2015 年 自我批判与纠偏机制——红蓝对抗,主动发现黑天鹅
2016 年 如何掌握不确定性?战略框架五层架构
2017 年 企业机体健康的保障——内控三层防线
2018 年 5G 方法论:多梯次,多路径,多场景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