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1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特征 2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3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5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6
一、古代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 7
二、近代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 9
三、现代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 10
四、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沿革 11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与功能 12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 12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15
本章小结 16
课后习题 16
第二章 教师职业行为与修养 18
第一节 教师职业行为 19
一、教师职业行为的内涵 19
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20
第二节 教师职业活动中人际关系的
处理 22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 22
二、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处理 23
三、教师与同事的关系处理 23
四、教师与领导的关系处理 24
第三节 教师职业修养 25
一、教师职业修养的含义 26
二、教师职业修养的提升路径 27
本章小结 28
课后习题 28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解读 29
第一节 爱国守法 30
一、爱国的含义 30
二、守法的含义 33
第二节 爱岗敬业 36
一、爱岗敬业的内涵 36
二、爱岗敬业的工作要求 37
三、爱岗敬业的人际要求 37
四、爱岗敬业的仪表要求 38
第三节 关爱学生 38
一、关爱学生的内涵 39
二、关爱学生的要求 40
第四节 教书育人 43
一、教书育人的含义 43
二、教书育人的要求 44
第五节 为人师表 46
一、为人师表的含义 46
二、为人师表的要求 46
第六节 终身学习 49
一、终身学习的含义 49
二、终身学习的要求 50
本章小结 51
课后习题 51
第四章 教育政策概述 52
第一节 教育政策的内涵及类型 53
一、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 54
二、教育政策的类型 55
第二节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59
一、教育法规的含义 60
二、教育法规的基本类型 60
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区别 61
四、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62
第三节 教育政策的特点和作用 63
一、教育政策的特点 63
二、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64
本章小结 67
课后习题 67
第五章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
行为十项准则》解读 69
第一节 坚定政治方向 70
一、坚定政治方向的含义 70
二、坚定政治方向的要求 72
第二节 自觉爱国守法 75
一、自觉爱国守法的内涵 75
二、自觉爱国守法的要求 76
第三节 传播优秀文化 78
一、传播优秀文化的内涵 78
二、传播优秀文化的要求 79
第四节 潜心教书育人 80
一、潜心教书育人的含义 82
二、潜心教书育人的要求 82
第五节 关心爱护学生 84
一、关心爱护学生的内涵 85
二、关心爱护学生的要求 86
第六节 加强安全防范 87
一、加强安全防范的内涵 88
二、加强安全防范的要求 91
第七节 坚持言行雅正 95
一、言行雅正的内涵 96
二、坚持言行雅正的要求 96
第八节 秉持公平诚信 97
一、秉持公平诚信的内涵 97
二、秉持公平诚信的要求 98
第九节 坚守廉洁自律 100
一、坚守廉洁自律的含义 100
二、坚守廉洁自律的要求 100
第十节 规范从教行为 101
一、规范从教行为的内涵 102
二、规范从教行为的要求 102
本章小结 104
课后习题 104
第六章 教育法的基本原理 105
第一节 教育法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107
一、教育法的含义 107
二、教育法的特征 108
三、教育法的作用 109
第二节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14
一、教育法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原则 115
二、教育法的公共性原则 116
三、教育法的民主性原则 117
四、教育法的公平性原则 118
五、教育的终身性原则 118
第三节 教育法的渊源与体系 119
一、教育法的渊源 119
二、教育法的体系 121
第四节 教育法律关系 126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26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
和消灭 127
本章小结 129
课后习题 129
第七章 教育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130
第一节 教育行政部门的职权与职责 131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含义及法律
地位 132
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权 133
三、教育行政部门在义务教育中的
职责 135
第二节 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139
一、学校的权利 140
二、学校的义务 147
第三节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49
一、教师的权利 149
二、教师的义务 152
第四节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155
一、学生的权利 155
二、学生的义务 158
本章小结 160
课后习题 160
第八章 教育法律责任 161
第一节 教育法律责任基本理论 162
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内涵与特征 162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内容 163
三、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 165
四、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 166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教育法律责任 169
一、行政机关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
类型 170
二、行政机关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
情况 171
第三节 学校的教育法律责任 174
一、学校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
与种类 174
二、学校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
形式 175
三、学校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
情况 176
第四节 教师的教育法律责任 178
一、教师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 179
二、教师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
条件 180
三、教师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
情况 181
第五节 学生的教育法律责任 182
一、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
法律责任 183
二、考试作弊的法律责任 184
三、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85
本章小结 185
课后习题 186
第九章 教育法律救济 188
第一节 教育法律救济概述 189
一、教育法律救济的内涵 189
二、教育法律救济的作用 190
三、教育法律救济的原则 190
四、教育法律救济的渠道 191
第二节 教育行政救济 192
一、教育申诉制度 192
二、教育行政复议 196
三、教育行政赔偿 200
第三节 司法救济 202
一、教育行政诉讼 202
二、教育民事诉讼 205
三、刑事诉讼 206
第四节 其他救济途径 207
一、校内调解 208
二、教育仲裁 211
本章小结 213
课后习题 214
第十章 教育法规文件解读 216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021年修正)解读 218
一、立法目的 218
二、《教育法》主要修正内容 218
三、重点内容解读 22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18年修正)解读 228
一、《义务教育法》的修正背景 228
二、《义务教育法》(2018年修正)的
突破 229
三、重点内容解读 23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
保护法》(2020年修订)解读 237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
背景 237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
(2020年修订)的四大特点 238
三、重点内容解读 239
本章小结 248
课后习题 248
参考文献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