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本学科主要从事管理理论的应用研究,其发展趋势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经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它涵盖了系统工程、管理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与金融工程等分支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综合性学科。
据了解,我国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迅猛,已成为管理学门类下发展规模最大的一级学科,是我国管理学门类中惟一一门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在一级学科中,全国有权授予研究生学位的单位共有113个,其中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共有39个。
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管理学中的重要组成,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一般管理理论、运筹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管理系统工程、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互联网管理理论与技术、评价理论与技术、预测理论与技术、数量经济分析理论与技术、金融工程、复杂性研究、知识管理等分支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作为管理学里的基础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其诞生就呈现出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特征,如现代数学的发展为研究复杂性管理问题提供了方法与理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拓展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问题,同时也为解决管理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技术;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为研究人因工程提供了研究手段。管理科学与工程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强调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科学分析与对包括工程科学、技术与方法在内的其他学科理论的融合。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为其他管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和方法。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管理专业人员,主要是为管理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必须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技术,即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更多是为他人提供科研和实践工作的工具和手段。因此,有必要认识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应用性与针对性,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问题投入更多关注,解决管理实际问题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出成果和出人才,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统筹兼顾教学与科研,并相互促进。然而,作为一个新的发展中学科,它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逐步成熟的过程,特别是教材的建设更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没有这样一个过程,符合中国实际的学科、具有学科特点的教材是不可能产生的。
我们认为,教材建设是当务之急,它不仅是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和落实,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和体现。可是,与轰轰烈烈的MBA系列教材相比,“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在国内尚属是一项创新性的开发项目。可喜的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热情支持下,本系列教材予以立项并开始实施。
本系列教材首批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已经出版的相关教材整合的基础上并补充修订了一些新教材而形成的。初步策划的有《运筹学教程》、《控制学教程》、《信息系统教程》、《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应用》、《电子商务实现技术》、《战略:预测与决策》、《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等八本。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这套教材当然不会是完整的,也不会是完美的,只是一个基本的开头。它必然要不断补充,不断更新,尤其是陆续会有很多反映时代分支学科的教材加入此行列。我们深感责任之重大和任务之艰巨。在这套教材问世之时,我们再次表示这样一个心愿:希望全国的同行行动起来,为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一学科多添一块砖,多加一片瓦,多出一份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生产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杜栋
联系方式:dudong64@sohu.com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各类问题的考察视野已从分析拓广到了综合,而综合评价技术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合评价方法是一个多学科边缘交叉、相互渗透、多点支撑的新兴研究领域,有的从统计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有的从系统工程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有的从具体的专业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由于研究出发点与基础不同,研究观点、偏好也不尽相同,使得综合评价这一重要技术仍然处于一种分散、零乱之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没有很好地推广使用。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不少用现代方法研究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的案例。然而在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之间还存在空白,缺少应用理论基础研究; 第二,各方法往往结合某个现实问题独立地被运用,缺少系统化综合研究和集成研究。
综合评价方法有许多。一些新兴的学科方法如模糊数学、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灰色系统理论等也都引入到综合评价的研究中来。可以看到,当前关于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及统计的综合评价方法已经有学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而针对现代的、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而言,关于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这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单独介绍的书籍已经有几本,关于模糊综合评判法这种综合评价方法更多的是在模糊数学书籍中以某一个章节出现的,关于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主要是散见于各种期刊文章之中,比较系统地介绍现代综合评价方法的书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特别是专门讨论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方面的书籍就更少见。因此,我们结合多年从事评价科研工作的实践,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学术论文与专著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样一本书。其中,第五章——关于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的内容和第六章——关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内容,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出现在此类著作之中。最后一章,关于几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结合与集成讨论,也属本书的开拓创新内容。
本书的特点是,强调先进性和实用性。一是突出现代综合评价方法(而非常规综合评价方法); 二是突出它们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基于此,本书在基本理论的阐述上,力图做到简明直观、思路清晰、步骤具体,便于应用。除第一章外,每一章都有一节内容专门来介绍实际应用。书中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引用了许多同志的研究成果,谨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编者对所引用的文献进行了认真加工、整理,目的在于让读者有具体的实例可以借鉴和参考。
各章的编写分工如下: 第一章、第七章由杜栋编写; 第二章、第四章由庞庆华编写; 第三章、第六章由杜栋和庞庆华合作编写; 第五章由杜栋和徐绪堪合作编写。朱末霞提供了部分案例资料。书中的案例内容全部由庞庆华加工处理。杜栋负责全书的策划和大纲的制定,并负责全书的总纂和定稿。
本书的出版得到江苏常州河海大学商学院学科建设基金的资助和学院有关领导的支持,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本书可供有关大学生、研究生、教师、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决策研究者阅读。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赐教。
杜栋
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