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计算机基础课程早已成为大学各学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各种有关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是种类繁多。可是在实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却存在这样一个矛盾: 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接触、学习和使用计算机,对大学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所讲授的内容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教授的Windows、Office等软件的应用,有相当多的学生只掌握了其中较少的功能,以致到了大学毕业撰写论文的时候,还有的学生都不能很好地使用Word的模板、样式、索引和目录等基础功能。
本书名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首先从内容组织上以应用为主线组织,通过精选的若干案例尽可能多地覆盖有关软件的常用功能,不刻意追求所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系统完整的内容以参考书目的形式提供,学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自己解决。其次,讲授内容的顺序也从应用出发,以尽快让学生上手。特别是开始时安排一些实用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具备了一定的应用基础之后,再进一步介绍有关的理论知识,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另外,本教程设计了大量具有针对性的实用练习,特别是一些相对复杂或是半开放性质的综合练习,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
本教程由Windows应用篇、Word应用篇、Excel应用篇、PowerPoint应用篇和计算机应用理论篇5篇共15章组成。其中,Windows应用篇通过计算机系统设置、计算机资源管理和计算机网络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Windows有关控制面板、资源管理器、Internet Explorer的应用; Word应用篇通过简报制作、书籍编排和证书打印3个案例介绍了Word有关样式和模板、文本编辑、格式设置、版式设置、图表处理、交叉引用、审阅以及邮件合并的应用; Excel应用篇通过工资管理、档案管理、销售管理和卡片管理4个案例介绍了Excel有关输入数据的技巧、公式和函数、数据合并、排序、筛选、数据透视表、图表、窗体控件以及宏的应用; PowerPoint应用篇通过贺卡制作和课件制作2个案例介绍了PowerPoint有关母版设置、模板设计、插入图片、声音、表格、公式、超链接、动作按钮以及设置动画、切换和放映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理论篇通过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3个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的作用、功能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拓扑结构、体系结构、局域网和Internet协议模型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理论知识。
本教程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管理组策划,赵丹亚主编。其中,第1章~第3章由刘彦平编写,第4章、第5章由赵云天编写,第6章~第10章由赵丹亚编写,第11章、第12章由石新玲编写,第13章由申蔚编写,第14章由邵丽编写,第15章由郑小玲编写。最后由赵丹亚、郑小玲统稿。参与本教程写作的还有胡珊、卢山、张宏、张玮等。
本教程是在高怡新等老师编著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一书的基础上编写的,写作前后还先后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兄弟院校,借鉴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在此对陈恭和、杨小平、尤晓东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按照这样的内容和顺序组织计算机基础教程又是第一次尝试,恳请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配套的电子资源请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com.cn下载使用,有任何问题请与本书编辑(liangying@tup.tsinghua.edu.cn)联系。
编者
2008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