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面向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对于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始终把“网络管理员”作为专业培养目标。作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网络管理员,所具备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不一定比本科生少,和本科生的区别应该是其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但知识面、实际操作能力应该比本科生强。学生必须能够胜任网络管理员的工作,必须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
从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出发,本书在知识的取舍方面作了如下几点考虑。
1. 以理论够用为度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一些理论知识也是必要的。本书按照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尽量少讲理论,概念尽量简化、实例化。对于涉及电信网络的内容,除了讲解必要的通信方式、数据编码、链路复用、差错控制等外,其他如交换原理、SDH原理等一概不讲。
2. 突出重点内容
本书建议授课70学时左右,包括实验课和习题课、讨论课。在这么少的学时内,如果面面俱到肯定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作者认为,培养合格的网络管理员只凭一门课程是不行的,它需要一个专业课程的组合。在作者负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中,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分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集成技术、网络安全与管理等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以太网技术、基本网络规划、交换机的配置、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等;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讲授操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以及网络服务器的搭建、配置和管理; 网络集成技术课程讲授综合布线、网络规划、高级路由技术、广域网技术和网络设备维护等网络工程技术; 网络安全与管理课程讲授网络安全知识、ACL和防火墙技术,以及网络管理的知识。本书不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和网络服务的内容。
3. 简化不必要的内容
本书精简了一些如网络发展史之类的内容,对于已经淘汰的或非流行的技术也进行了精简,如X.25、总线型以太网、ATM、环型局域网等。
4. 体系新颖
本书依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按照知识循序渐进的思路,从网络应用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网络的整体概念和分层协议的关系来组织内容,打破传统的内容组织方式,在介绍完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本术语之后,从网络最核心、最关键的概念入手介绍网络中的通信地址和路由,然后从数据报文的发源地开始,从上到下地介绍数据报文传递过程和各层协议,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顺理成章地理解网络工作原理,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
本书共分8章,重点围绕TCP/IP属性配置、路由器基本配置、IP地址规划、动态路由配置、协议报文分析、共享式以太网组建、VLAN配置、VLAN间路由和无线局域网实践教学组织内容,既包含基本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又包含网络基本操作技术。第1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分类等,给学生一个网络的整体概念; 第2章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内容,解释在网络原理中涉及的一些数据通信方面的术语和概念; 第3章介绍网络中的通信地址与路由,包括网络通信中的地址种类、使用方法、网络地址规划,路由的概念和路由配置以及路由器的基本使用; 第4章介绍网络传输层协议,包括网络应用程序的工作原理、TCP协议工作原理和UDP协议,让学生从网络应用中理解网络通信过程; 第5章介绍网络层协议,包括IP协议、ARP协议、ICMP协议等; 第6章介绍局域网,包括局域网标准、以太网工作原理、共享式以太网组建、交换式以太网、虚拟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VLAN间路由和无线局域网; 第7章介绍广域网连接,包括PPP协议和常用的租用线路知识; 第8章为课程实验指导,共设计了10个实验项目。 本书中涉及的网络设备都以Cisco公司的产品为例进行介绍,其他品牌的网络设备配置命令和Cisco基本相似。由于华为3COM网络设备配置命令与Cisco公司的相差较大,所以附录中给出了华为3COM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为了适应非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需要,附录中还给出了网络安全概述和在Windows Server 2003上配置Web、FTP服务器的简要内容。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更新较快,作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可能有疏漏之处,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作者Email: tiangl163@163.com。
编者
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