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GDP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经济体制和市场活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这一历史性的进步中,法治的作用举足轻重,没有法治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真理性的断言得到了印证。

经济法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是伴随经济法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也是经济法发挥自己独具魅力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学习经济法知识已经成为每一个市场经济的参与者维护自身权益、适应市场经济进程的必备技能。正因为如此,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将经济法列为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为了使高校非法律类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经济法,我们组织全国部分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优秀的教学骨干教师编写了这本经济法教材,编写团队由多年从事经济法教学和研究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和一批在经济学科各个方向有专门研究的副教授(博士)构成,保证了教材应有的高质量和适用性。

本教材编写内容按照教育部对本科生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来编写,我们在编写中努力构建一个符合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特色和课程层次多样化需要的最佳经济法体系结构,以达到最优的教学功能。面对内容极为繁杂的经济法知识,我们充分考虑非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定位和能力要求,理论上以“必需、够用”为度,尽可能采取经济法学科的通说理论,对理论知识精写,压缩篇幅,将基本理论知识讲透,避免在内容中加入个人学术专著的思想,也没有涉及经济法各个领域存在的复杂学术争论。

本教材由胡智强、颜运秋担任主编,王艳丽、赵建国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具体分工为:胡智强编写第一、三、十章;马晓玲编写第二章第三节;何新容编写第二章第一、二节和第十三章;孙秀娟编写第四章;罗欢平编写第五、十五、十六章;颜运秋编写第六章;王艳丽编写第七、八、十七章;谢冬慧编写第九章;周俊强编写第十一章;游振宇编写第十二、十四章;吴一鸣编写第十八章;赵建国编写第十九章。依约定由各章作者对其编写的部分自负文责,最后由胡智强、王艳丽担任统稿,对全书的格式、文字和风格进行统一。由于体例和篇幅所限,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学界研究成果没有一一指明,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者的水平等种种原因所限,书中难免有各种疏漏,恳请读者和大家指教,以便改正。

编者 

2011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