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4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大幅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高等教育探索全面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教材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科专业互相渗透,交叉融合,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几乎无处不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于各个学科和专业领域,是各专业领域深入研究和创新发展的助推力,带来各行各业信息化创新与发展,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需结合实际面向社会,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全面提升培养在校生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研发与创新综合能力。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具有各自学科专业背景,掌握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把要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纳入学校学科发展建设规划中,为各学科建设发展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进行编写,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配套教材有《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结合现代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其教学建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思想和技术手段,逐步形成立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学实施多层次多样化,教材编写内容结构定位合理,适合大多数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为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培养具有各学科背景学生,在各自专业发展的学习过程中,奠定必要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计算机基础是高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必修环节,是一系列相关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第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应适合各种专业领域技术应用,为后续结合专业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奠定基础,是学生有效地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把计算机技术和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相结合,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各自所学专业领域,创新思维,创新应用,创造专业应用成果。

本教材为适应新经济形势下高校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内容编排紧凑,注重实用性,教材注重培养引导学生掌握信息基础理论,提高信息能力,具备信息素养,成为既熟悉本专业又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参加教材编写的有孟超英教授、黄岚教授,以及陈雷、王莲芝、段清玲、田立军、郑立华、孙龙清、方雄武、阚道宏副教授等,还有杨丽丽、王庆、马钦、史银雪、陈英义博士等老师。

本教材修订编写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新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今天,结合信息技术渗透学科的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人才培养,仍需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仍需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不断进行实践,教材内容尚有不足,在所难免,望有关专家和各位读者及时发现指正,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探讨,在此不胜感谢。

为了配合本书教学,清华大学出版社为读者免费提供电子教案,可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com.cn)下载。

编 者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