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FOREWORD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类、武器类等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机械制造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与把握;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 能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并确定加工工艺参数; 具备中等复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能力; 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初步具备分析解决机械加工工艺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目前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教材是在对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等课程内容进行提炼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编写而成的。本教材侧重于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构建与现代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体系。本书基于系统论,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为主线,将金属切削理论、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机械制造工艺等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按切削基本原理—工艺规程设计—零件加工质量—装配的顺序编排。在保证体系完整的同时,突出重点内容和知识要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在注重传统知识教学的同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精简与压缩。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融入编著者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与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 增加了常用非金属材料(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橡胶及工程陶瓷)切削加工技术;
(2) 增加了高速切削与高速磨削等知识,包括军工产品的制造工艺及设备;
(3) 鉴于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压缩了普通机床结构、传动系统分析及夹具等内容,增加了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的内容;
(4) 紧跟学科最新发展,增加了“云制造”、“变批量生产”等先进制造模式内容。
全书共8章,第1章介绍了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概念、课程的性质、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等内容; 第2章阐明了切削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切削刀具等内容; 第3章论述了机床(车、铣、刨、磨及数控机床等)工作原理、工艺范围、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等; 第4章给出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相关知识; 第5章说明夹具定位原理、定位误差分析、专用夹具设计等内容; 第6章讨论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第7章分析装配方法及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第8章阐述机械制造学科的最新发展。每章均附有内容提要、学习要求、习题与思考题。
本教材由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组编著完成,袁军堂教授任主编。具体分工如下: 袁军堂(第1章、第7章)、胡小秋(第6章、第8章)、丁武学(第2章、第3章),程寓(第5章)、王栓虎(第4章)。全书由袁军堂、胡小秋统稿。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课程组其他老师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此外,我们还参考了许多同行编著的教材,在此我们谨对项目资助方、给予支持的老师和参考文献的作者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编著者的水平,教材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3年2月